人民網>>財經

39歲網晒工資基層法官辭職:加薪能保証不挨罵?【2】

黃亮

2014年07月19日09:03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39歲網晒工資基層法官辭職:加薪能保証不挨罵?

  不少答題人對此設計表示不適,習慣性選擇“克服困難,繼續審案”。但正確答案恰是最后一項。出題人的理由是,法官要以最好的精力與智慧投入工作,如果不能保証則不能勉強工作。

  年輕人感受到法官這一職業前所未有的榮光。“我好像挺笨的,每次都差兩三分。”2001年起,初任法官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中國從此告別以政治合格為主的法官任用標准。張偉前后嘗試了七八年。其間,有同學放棄,轉而進入行政機關,此后一路升遷。他還在堅持啃一摞摞的法條,“就想當法官”。

  2008年,法槌已近在手邊。這位民事庭法官審案越來越順手。可他發現,司法環境卻在改變。如同在玩一局漫長的俄羅斯方塊游戲,張偉拼命移動、消減,力圖守住自己的空間,但未消掉的名為“麻煩”的方塊,仍越積越高。

  2011年冬天,一個大麻煩來了。因立案申請不符合程序被拒后,一名78歲的老者天天跑到法院來罵娘。

  “就在法院大門口,罵了我一個多月。”再提及此事,張偉如同置身事外的旁觀者,不怒反笑。當時,他站在辦公室窗口,順著窗台望下去,罩在當事人頭頂的黃草帽在冬日顯得格外不搭調,當然,這絲毫不影響老者宣泄怒意。時間久了,他甚至研究出老者出沒的規律:一天兩次,早上當事人較多時罵一回,下午再來一趟。

  “關鍵是沒人給你解決。”2011年冬天的寒意,是從心底開始涌上來的。張偉說,他理解單位的做法,畢竟對方年齡大了,院方沒辦法採取強制手段,而領導也不願招惹麻煩。

  老者的不懈辱罵,導致其他當事人的不信任:你要沒問題,別人能罵你嗎?他無奈搖頭:“我沒法解釋。”

  多名基層法官反映,曾有類似遭遇,且這種情況有泛濫的趨勢。對法官的不尊重,甚至直接體現在上訴狀中。有當事人直接寫“一審的混蛋法官”,截圖在法官圈裡流傳,一片嘩然。而張偉曾被女當事人堵在樓道裡,對方湊上前揪扯拉拽他的法袍,而他隻能高舉雙手。

  甚至有被威脅的時候。庭審后,一名當事人帶著兩名小混混堵住張偉:“我記住你了。”

  “記住就記住唄。”

  “你家住××吧?”

  “怎麼了,有種你就去!”

  法警后來告訴張偉,該當事人為當地的一個小地痞。

  在崗的最后一段時間,張偉也未能平穩度過。一個老頭與同村村民打架,因缺乏有效証據被駁回起訴。老頭沖進庭審現場,一把搶過法槌,梆梆亂敲一頓,嘴裡還念念有詞:“讓你不立案,讓你不立案……”細碎木屑在張偉眼前飛舞。法槌被敲碎了。

  “沒了理想中的職業榮譽感,簡直是別人宣泄垃圾情緒的對象,太沒有尊嚴了。”他坦言,這種感覺很痛苦,卻也沒轍。在群眾的法律意識停留在“為己用”的階段,對不利於自己的判決、裁定,總有當事人會採取一定偏激行為。沒有司法制裁,或許任何一個當事人都敢辱罵法官,甚至動手動腳。而法院如果因為怕出現矛盾,不敢採取司法制裁的“綏靖政策”,隻會縱容違法者變本加厲。

  瀏覽微博,吐槽在法官圈子裡相當普遍,但鮮有人願意跟家人提及,“窮擔心”。

  傾斜的天平

  辦理離職手續期間,張偉曾走進中國照相館,以“留念一段過去的歲月”。這是一家老字號。攝影師前面端坐的,是一名面貌清爽、舉止謙和的男青年,鼻梁上架著黑色半框眼鏡,身上捂著濃黑色法袍,紅色領口上釘有五粒金色紐扣。細看,紐扣上嵌有象征司法公正的天平圖案。

  付出與所得的失衡,也在考量著系統內每一個體。法官的人生天平,說不清何時開始傾斜了。

  剛入行時,張偉特別崇拜庭室一名前輩。老同志“文革”前就在法院工作,每天抽最便宜的煙,從不受當事人吃喝邀請,兩袖清風、生活簡單、愛好很多,“辦完案就顧自己玩”。

  年輕人曾從老同志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來。自我感覺最好的,是2003年前后至2007年前的時光,《法官法》通過了,身邊的法官也頒發了等級証書,法官對職業前景充滿了美好的預期。“但緊接著,公務員法就頒布了。嘩,整個倒車就開始了。法官成為體制內的一個工具,再想找獨立的司法裁判者定位,很難找得到了。這些年,倒車開得太厲害了。”

  公開報道顯示,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頒布,將法官、檢察官納入公務員體系。這一規定曾在法學界引起很大爭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胡錦光指出,將法官、檢察官納入公務員管理體系,忽視了法官、檢察官的職業特點和社會公眾對法官、檢察官不同於其他人員的期望。更有專家直言,此舉將給行政干預司法留下隱患。

  而在基層法院——社會矛盾最集中的層面,法庭日益成為群眾解決所有糾紛的單一渠道,承受相當大的工作壓力下,執法者還要面臨來自各方的監督干預。如張偉一樣的基層法官,大多有過被“信訪不信法”的群眾搞得疲憊不堪的經歷。當事人撥打一個政府熱線投訴,法官就要抽時間向其征詢意見,化解矛盾。為解決案件糾紛,北京市高院2010年推出遞進式化解方式。申訴案件先轉回基層法院篩查化解,反復處理,力爭讓當事人息訴。張偉直言,作為基層法官,對這種程序很反感但又不得不做,“這是一個正常程序加了一個非正常的遞進式。我判了當事人輸,他能對我滿意嗎?”

  一名去年辭職讀博的基層法官也有相似體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闡述稱:“即使一個案件完結,如果有上訪,上級還會要求你對此案作出說明。對於不服的民眾,還要一次又一次接待安撫。一些案件,已經不能單純依據事實來作出審理了。”

  還有“壞人”利用制度缺陷及維穩需求,來達到自己訴求,比如,明明沒有繼承權的當事人,通過四處鬧,迫使法院最終把房屋判給他。

  向庭長解釋離職時,張偉也有些小牢騷:“我發現工作被兌水了。”兌水,指的是在法定審判職責之外,基層法官還要搞調研、做宣傳、寫論文,當然也包括參與維穩,跟當事人化解矛盾。

  關於論文、外宣及上報案例數量,據了解,每個法院都有一系列指標,然后量化到庭室,再具體到個人。比如張偉,今年上半年要完成一篇論文、一個案例。諸如他這樣的法官崗,也有宣傳任務,需要上電視、廣播做節目,給報紙供稿。年底考核時會有加分,而化解涉訴信訪,隻有扣分。

  后來,他悟出來了:指標跟我沒有任何關系,隻會讓一個單位在數據上好看,說白了,是考核領導的。

  剛參加工作時,當年被評為全院標兵、全市先進的法官,一年結案100件。效率之高已經讓同事們覺得不可思議,年結案四五十件在當時比較正常。而去年獲評先進時,張偉全年審理案件256件,僅剩3件沒結案,“但真累得夠嗆”。而今年上半年的受案數量,已超過去年全年。

  互相作証的是,前幾年,他手裡的未結案一般不超過10個,去年不超過30個,到今年上半年,一下子超過100個,“我覺得自己數不過來了。”辦公系統列出了全庭室的案件分配,每名法官審理任務都不輕鬆。有年輕法官為開庭,甚至中午飯都來不及吃。

  他晚上會被案件有瑕疵的夢驚醒。然后早上到單位,第一件事就是趕緊翻卷。偶爾在家加班,兒子伏案寫作業,父親在旁邊寫判決。

  去年年底,這名棒球愛好者的一個隊友在其眼前猝死,這事深深觸動了他:長期在重壓工作環境下,健康出問題了家人怎麼辦?

  答案已經有了。

  封存的法袍

  6月底,張偉將領到的最后一張工資條晒到微博上,5555.8元,自己調侃“還挺順”。上千網友轉發,包括大V。有人轉發時解讀為北京法官嫌工資低離職。

  “懶得去解釋。”當事人稱沒想到大家“炒”這件事。39歲的北京土著,有車有房,父母有豐厚退休金,生活沒太大負擔。

  雖然一再強調掙錢真沒那麼重要,甚至在公眾場合提及“錢”的時候都會壓低聲音、含混過去,但回憶中的遺憾事也與收入有關。那是去年春節,他跟老婆的工資加起來,不夠滿足孩子去海南玩一趟的心願。工作努力,年年評先進、評優秀,到頭來收入尷尬,這位父親自尊受挫。

  他周圍的年輕法官們,更為生計所迫。一名北京名校法學院碩士,買不起商品房又排不上兩限房,同愛人住單位宿舍,每天從上地趕到順義上班。甚至有人調侃基層法官、書記員都不用買錢包,反正沒錢可裝。“北京的基層法官很敬業的,司法改革如果能做到讓這些人得到應該得到的,我覺得這是最基本的。”

  張偉曾期待在努力與回報間尋得平衡,如果法官算專業技術崗,按年限、考核標准去定職級、晉升,他們也不必眼巴巴地望著難以企及的正科、副處。但據《2013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近5年市高級法院開展了6次法官遴選工作,僅有83名優秀法官從基層法院遴選到市高、中級法院任職。

  出離體制前,他還動過調動的念頭,起碼16年工齡沒白費——卻被告知沒相關途徑。知情人透露,部分法院內部有條不成文規定,即不准調動,要麼辭職,要麼留下。

  這種不平衡感無處宣泄。“不可能沒有怨,因為我的理想被毀了,但似乎跟每個人都沒關系。制度是無形的,我又能去怨誰?”

  “制度設計的不合理,將他們逼上街頭,砸碎自己的鐵飯碗。”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易勝華對骨干法官們的流失表示相當惋惜。他與張偉在網上認識,兩人調侃、逗貧,也探討法律事務,交情不錯。

  很久以前,易律師就隱約感覺到張偉有離開法院的意念,后者的離職,在易律師的法官、檢察官朋友圈裡,已經不是第一例。但他感慨,如今動搖的多是被單位重用的骨干,有的甚至已經是處長、副處級別。一個標志便是,這些人之前從未流露出轉行的情緒,但近來見面會以開玩笑的形式打聽律師行情,還有人沉默觀望。

  易律師呼吁,制度設計者要充分考慮基層及實際情況,讓真正“做事的人”享受到司法改革的紅利,激發他們的活力。保持法官、檢察官的隊伍穩定,也是為了保証司法質量。

  張偉是等不到紅利了。利用這段時間,張偉開車到農村,同曾經打過交道、關系不錯的村干部、民調主任告別。對方很驚訝:“公務員多好的工作,怎麼說辭就辭了?”

  幾天前,“瓷器”的副庭長勸他再考慮考慮,新一輪司法改革路徑日益明晰,法官的狀況會有改觀。

  至7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報了《人民法院第四個五年改革綱要(2014-2018)》的核心內容。《綱要》裡提及了問題:我國對法官沿用普通公務員管理模式,不能充分體現司法職業特點,也不利於把優秀人才留在審判一線﹔也提出對策,要堅持以法官為中心、以服務審判工作為重心的法院人員管理制度。將對法官、審判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實行分類管理﹔建立法官員額制﹔完善法官等級定期晉升機制等。

  張偉態度消極,“39歲,我等不了。我16年裡沒有達到在這個職業裡應該達到的職級、收入與尊嚴。司法改革幾次陣痛后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但如果這是5年、10年以后的事情,那時候我都快50歲了。一輩子都在改革中度過,我會覺得太悲劇了,沒有任何意義。”

  他的手機中還存有兩張舊合影。第一張是同一庭室的5個人。都已先后離開法院,有3人是今年離開的,其中包括他自己﹔另一張攝於五六年前,10個人的庭基層組織,至今提拔兩人,一人退休,一人退居二線,剩下的6人都走了。絕大部分轉型做律師或公司法務。張偉准備選擇前者,收入應該會翻數倍,但他幾次嘆氣:“我追求的這些東西,都沒有辦法通過這次轉型來實現了。”

  他現在的微博名叫“時間的灰燼”﹔注冊郵箱是“時間的印跡”。7月15日,法袍上交,16年就此封存。

  “這既是我拋棄了過去,也是所有的努力離我而去。”

  文/本報記者 孫靜

  攝影/本報記者 黃亮

上一頁
(責編:王靜、李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