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外協人員 代表人物:王凱(離職)、邱啟明(離職)
關鍵詞:沒獎金、無底薪、隨時可能走人
外協人員,原則上並不算央視的人,但是在央視大樓上班。2009年,時任台長到職后,進行了招聘改革,要求所有與中視匯才簽訂合同的員工,都要通過中央電視台人事辦公室安排到各個欄目中。各個中心、欄目沒有了用人權,但又持續需要大量人手。財經頻道總監郭振璽想了一招,利用財經頻道下屬的公司——中視廣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招人,提供就業。其他中心的負責人見郭振璽這招管用,也效仿這一做法。“項目制聘用”應運而生。這些人的待遇完全看制片人、項目負責人臉色,基本工資低,為2000元到3000元。收入跟績效挂鉤。一旦欄目、項目結束,也就解除勞動關系了。
還有一些臨時工跟欄目組、項目組簽約。自稱是央視編外人員的網友“編外-某地”曾發微博哭訴編外員工的悲慘境地:“在央視工作8年了,工服沒我的,獎金沒我的,挂歷沒我的,開大會沒我的。”離職央視的王凱和早前離開的邱啟明等人都是沒有編制的“臨時工”。
綜合
外面的人,為進央視擠破頭
名氣大、平台大,是理想職業跳板
央視主持人紛紛離巢,但央視這樣一個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的光環,還是吸引更多人擠破頭地想進來。央視底層員工J小姐就透露,雖然央視的工資不太理想,但央視名頭大,品牌效應好,受人高看,且之前福利待遇還不錯。
“沒央視平台,別人我不敢說,至少沒有我。”這是“大嘴”韓喬生在一次訪問時的內心剖白。對主持人來說,央視在國內電視台中的“一哥”地位無人可以抗衡,它是電視人的職業跳板、鍍金平台,也是主持人的成名捷徑。從央視走出的楊瀾如今已是一家文化公司的董事局主席,但她也無法否認央視這塊跳板給自己職業生涯帶來的幫助,“很多觀眾都是從央視這個平台認識我的,我非常感謝央視給了我這麼高的事業起點”。黃健翔在央視鍍金的經歷,令他跳槽到鳳凰衛視。文清、趙子琪因為頂著“央視名主持”的頭銜,而能轉型當演員。還有部分央視主持人走上了政壇,比如《正大綜藝》原主持人張政等。
此外知情人透露,與官員政要、財經巨擘接觸機會多,能擴大人脈,也成為部分主持人進軍央視的一個重要原因。早前在“朋友圈”裡就流行著這麼一個段子:某飯局上,中石油的一個副總請客,央視二台一個知名男主持也來了,男主持聲音有磁性,人長得精神,當時正從耶魯大學留學回來,氣質很知性。干掉兩瓶紅酒后,男主持不那麼端著勁了,嚷嚷著要和中石油的副總對賭,如果自己能再喝掉一瓶紅酒,副總必須要給自己一張加油卡……
裡面的人,奮斗多年又跳槽
收入局限、論資排輩、晉升困難
有媒體報道,央視將獎金下調的行為,使不少中青年員工在此當口轉投新媒體,做起了網絡自制節目,有的節目團隊甚至集體“出走”。事實上,不管是主持人還是幕后員工,離巢的原因大抵一致。收入自然是一個重要原因。此外,央視限制主持人“賺外快”,接商演、代言都有嚴格限制。而地方台的主持人卻自由很多,可以演戲、唱歌、走穴,收入事實上要比央視主持人高很多。而華商報記者了解到,央視主持人私下裡也會悄悄“走穴”,知名主持人的價碼鬆鬆上20萬。央視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難以突破事業發展瓶頸也成為一些央視主持人選擇離開的主因。剛剛宣布離職的央視體育頻道主持人王濤就說:“離職與降薪無關,只是覺得自己的才華被埋沒了。”1996年魯豫離開央視,她直言:“我在那個大舞台上找不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所以我很困惑。可能換個地方,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
事實上,十多年來,地方衛視發展迅猛,央視主持人離巢熱度高漲的同時,央視也放低身段,幾次向地方台主持人拋出橄欖枝,但並不成功,孟非(微博)並未最終進駐央視,謝娜也只是以合作形式主持《嗨!2014》。崔永元就說過:“以前我覺得,我們必須把自己扮演成一個知識分子,說話井井有條,有邏輯有順序。一開始我就是這樣干的,我用過好的語言方式,可是我發現事倍功半,我就用他們的那套方式。離開央視,我改正的第一條就是自己的說話方式,滿嘴臟話,話糙理不糙啊,效率極高。這很管用,大家一下就聽進去了。對我個人來說,也是這種方式比較好,壓力全部釋放,戰斗力極強,抑郁症也煙消雲散了。以前太累,現在好。”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