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
記者 曹西京
晨報訊 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在經歷一段時間的“平靜”之后,再迎階段性高峰。10月24日,棱光實業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控股股東上海國盛集團將持有的公司49.44%股份無償劃轉給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華東建筑設計院10.8億借殼,公司股價昨天無量“一”字漲停。
近年來,棱光實業的主營業務經營面臨嚴峻挑戰,2013年營業收入僅3.81億元,扣除政府補助等各項非經常性損益后虧損3115.34萬元﹔2014年中期淨利潤虧損365.97萬元。本次重組,棱光實業擬以全部資產與負債與現代集團持有華東設計院100%股權置換,資產置換差額由棱光實業向現代集團發行股份進行購買。重組完成后,現代集團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國盛集團成為第二大股東﹔ 實際控制人仍為上海市國資委。重組后公司將轉型成為建筑設計行業領軍企業。
公告顯示,本次資產置換的差額約1.2億元,棱光實業擬向現代集團發行約1106萬股。交易完成后,現代集團將有棱光實業51%股份﹔國盛集團持股比例由71.93%下降至21.79%。華東設計院將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及主要資產平台。業內人士指出,資產“低進高出”有利保護投資者利益,也為上市公司孕育了后續增長空間。
除了棱光實業被華東設計院借殼,10天前,其同門兄弟耀皮玻璃公告,上海國盛集團將持有的公司控股股東上海建材集團100%股權無償劃轉給上海地產集團,劃轉完成后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上海地產集團。國盛集團是上海國有資本流動平台之一,剝離耀皮玻璃和棱光實業,表明國盛集團的整合清理正有條不紊進行。
[背景鏈接]
改革動作漸多 改革成果落地
去年12月17日,上海公布了國資國企改革“20條”,12月18日,上海市國資委旗下的兩大企業集團——東浩集團與蘭生集團聯合重組為上海東浩蘭生國際服務貿易(集團)有限公司。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0.12元,淨利潤同比增長16.48%。
今年12月17日,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將滿周年,知情人士稱,根據此前安排,四季度是改革成果逐步落地階段,改革動作也將逐漸增多。9月26日上海市國資委印發了 《市國資委委管企業戰略規劃管理辦法》,上海試圖通過3-5年時間,努力成為全國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排頭兵,形成新的國資布局——將國資委系統80%的國資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與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和優勢產業﹔ 力爭90%以上的產業集團實現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產業集團90%以上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來自主業,淨資產收益率平均達到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