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積聚亞太前行“新動能”
無論是中國,還是亞太,經濟發展都處在一個新舊動力交替當中。
“新常態”下,支撐中國乃至亞太經濟前行的新動能何在?
從APEC會議議題設置上可以找到明確的答案:隻能從改革中來,從調整中來,從創新中來。
運營剛滿一周年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已經展現了改革的“魔力”:企業注冊數量井噴,外商投資逐月遞增,黃金“國際板”上線,“負面清單”等制度創新開花結果。
“上海自貿區更加關注體制、機制創新,反映出中國要將整體經濟提升至新高度的決心。”麥德龍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奧拉夫·科赫認為,上海自貿區成功運作產生的“溢出效應”,有助於推動政府服務整體改善,使市場在監管有序的同時變得更有活力。
行政體制改革、價格體制改革、外貿體制改革、投資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中經濟體制改革正發揮著牽引的作用。
“改革帶來兩方面變化:締造更高質量增長、避免脆弱性堆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席睿德,對中國的“調整模式”評價為“高效率、更安全”。
尋找新動力,在亞太豈止是中國。美國推出意在重振制造業的“再工業化”戰略、“出口倍增計劃”和“新能源戰略”﹔日本出台“再興戰略”,又公布包括下調企業稅等一攬子改革﹔墨西哥、俄羅斯也在多領域實施市場化改革措施……
亞太各經濟體雖發展階段不同、面臨問題迥異,但破除機制障礙、釋放市場力量、優化調控方式的方向卻是一致的,因而在協調經貿規則、推進互聯互通、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合作空間巨大。
“以APEC北京會議為平台,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對話,減少政策調整帶來的負面溢出效應,破除制約合作的藩籬,必將有利於亞太區域在改革調整中形成利益融合的經濟發展格局。”中國WTO研究會常務理事何偉文說。
尋找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實現創新驅動是關鍵。
2014年9月19日上午,中國企業阿裡巴巴敲響開市鐘,成功登陸美國紐約証券交易所,當日收盤市值即躍至2314億美元,超越美國兩大電商巨頭總和,在華爾街上演了一幕“中國奇跡”。
過去幾年中,像阿裡巴巴這樣依靠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取得成功的中國企業在各行業不斷涌現,成為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結構優化、就業向好的中堅力量。
不少海外觀察家也指出,創新是中國發掘面向未來的新增長點、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關鍵所在。
一系列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亞太地區成長:
“新經濟”勢頭迅猛。隨著移動設備應用不斷普及,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正在向亞洲轉移,互聯網經濟在亞太的發展有望快於其他任何區域﹔
“藍色經濟”方興未艾。海洋經濟在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佔比正逐步增加,給環太平洋沿岸的經濟體提供了新的廣闊空間﹔
“綠色經濟”穩步推進。亞太地區不少高速發展的經濟體,正在推動包括節能環保、循環經濟在內的綠色經濟發展。中國與新加坡、中美、中日已在此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
……
作為“集體行動”的重要平台,APEC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后每年年會都會將增長戰略調整列為議題,並陸續引入包容性增長、綠色增長、均衡增長等概念,反映了APEC成員在經濟技術領域加強合作、促進共同增長的呼聲。
APEC北京會議將明確圍繞經濟改革、新經濟、創新增長、包容性支持、城鎮化等五大支柱展開深入討論,並在會議中提出藍色經濟、互聯網經濟等新內容,有望制定並通過APEC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共識。
毫無疑問,APEC北京會議,將成為亞太地區積聚新動能的重要站點。由此,亞太經濟呈現出新的前景。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