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不用聯系匯率,用什麼?
歷史上,香港的匯率制度多次做出過改變。從1935年改變“銀本位”,“與英鎊挂鉤”,再到1972至1974年間的短暫與美元挂鉤,然后變為“自由浮動”,直至沿用至今的“聯系匯率制度”。
雖然爭論很多,但從長遠角度來看,改變聯匯制的聲音似乎要更響亮一些。對如何改變目前有兩種意見:一種是與人民幣直接挂鉤,另一種是與“一攬子”貨幣挂鉤。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主任教授雷鼎鳴稱這兩種意見都有問題。他舉例說,如果海外炒家涌入,做空港元的時候,香港怎麼辦?按照目前香港人民幣存量看,遠遠難以滿足需求。
有專家則發表文章建議,港元不妨與“一攬子貨幣”建立關系,人民幣也可成為“一攬子貨幣”中的一種,隨著未來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及香港與內地經貿關系的更為緊密,人民幣的權重可逐漸提高,香港可據此對現行匯率制度進行過渡性安排。這樣的嘗試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也能使港元避免因美元泛濫而受到沖擊。
但願景雖好,目前僅限於“紙上談兵”。
還是香港一位業界人士的觀點最為務實:“聯系匯率制度雖然缺陷很多,但在找到一個明確有效的替代制度之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遺憾的是,目前各方還沒有找到一個行之有效、能確保香港經濟穩定的替代制度。” (王大可)
(責任編輯:曹華、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