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步伐緩慢的存款保險制度露出了“冰山一角”。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副局長安啟雷在深圳參加論壇時透露,存款保險制度設計上將會參考當年解決南方証券破產風波時的模式,“利息全免、本金打折、有限收購”,而不是由國家百分之百的買單。央行2013年已將存款保險制度列入三項改革重點內容之一。
或借鑒南方証券模式
所謂存款保險制度,是由存款性金融機構共同建立一個保險機構,並向其繳納保費,在金融機構發生危機或倒閉時,存款保險機構可對金融機構提供援助或是直接向存款人支付存款。
2005年4月29日,南方証券因挪用巨額客戶交易結算資金被中國証監會取消証券業務許可並責令關閉。目前,南方証券破產案清算工作已基本完成。安啟雷表示,債券投資人的資金全部由央行買單,財政並沒有拿一分錢。在央行制定的債券收購辦法中,並非以“本金+利息”的方式予以償還,而是採用存款保險制度的方式,對於高息不予承認,而本金打了九折。
據記者了解,自1933年存款保險制度在美國推出至今,全球已有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相繼推出此制度。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已有111個國家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同期正在建設該制度的有8個國家,而正在研究如何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國家達到33個。
“目前中國存款保險制度和金融機構退市制度還很薄弱。一方面,專門針對金融機構的破產法還不夠完善。另一方面,存款保險制度准備多年仍未出台。”業內人士指出。
倒逼存款保險制度設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利率市場化進程加速,這也就意味著設立存款保險制度的需求更迫切了。去年年中,央行放開了存款利率浮動區間,這被認為是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重要一步。央行官員近日撰文指出,利率市場化的下一步將會是擴大及取消存款上浮限制。瑞穗証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這預示著央行今年還會有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新動作,隻有等到存款保險制度建立完備后,最后才可能實現存款利率的自由化。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中指出,2013年要抓緊推進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各項工作。會后,市場人士對制度的出台充滿期待。有業內人士指出,“存款保險制度已經准備多年,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會推出,呼吁加快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以保護存款人利益及金融機構有序退出。”
此前,“一行三會”和外管局在聯合發布的《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中,也再次提出要“建立健全存款保險制度,加快存款保險立法進程,擇機出台《存款保險條例》,明確存款保險制度的基本功能和組織模式”。
小銀行或處於劣勢
現下實行存款保險制度有三種組織形式,包括以美國、英國、加拿大為代表的由政府出面建設,以日本、比利時、荷蘭為代表由政府與銀行界共同建立,還有以德國為代表的在政府支持下由銀行同業聯合建立。
多位專家對記者表示,預計中國存款保險制度未來將實行由政府出面建設的形式,預計存款保險基金的參保主體是國內所有經法定許可辦理存款業務的銀行,包括本國銀行、總部設在我國的外資與合資銀行等。
有分析人士坦言,如果存款保險制度引入“南方証券”破產模式,意味著儲戶得不到國家百分百的補償,那麼勢必會使得儲戶在選擇銀行時慎重考慮,而那些大型銀行可能比小銀行更有優勢,畢竟大型銀行大都獲得國家隱性擔保。
也有研究機構指出,鑒於存款保險將弱化政府支持銀行積極性,特別是支持小銀行的積極性﹔央行曾表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以后,可加快銀行領域的市場化改革以及小銀行可能需要支付較高的保費等三方面原因,推出存款保險對中國小銀行的債券持有人和非保險的存款人的評級影響是負面的。
業內人士建議,“保險存款制度試行時,建議採用以銀行資產規模、資本充足率等自身設置差別費率,對低風險機構實行低費率,對高風險機構實行高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