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破5%天花板秘密:城商行資金單筆管理--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銀行頻道

銀行理財破5%天花板秘密:城商行資金單筆管理

理財周報 袁盼鋒

同期限同結構理財產品,城商行預期收益率高於四大行0.3%-0.7%,外資行結構性產品為主  “讓錢趴在儲蓄賬戶跑不贏CPI。同期限同結構理財產品,城商行預期收益率高於四大行0.3%-0.7%,外資行結構性產品為主  “讓錢趴在儲蓄賬戶跑不贏CPI。
2013年02月04日08:16        手機看新聞

  同期限同結構理財產品,城商行預期收益率高於四大行0.3%-0.7%,外資行結構性產品為主  “讓錢趴在儲蓄賬戶跑不贏CPI。總體來說,在同期限同結構的理財產品中,城商行的預期收益率會比四大行及股份制銀行高出0.3%-0.7%。   同期限同結構理財產品,城商行預期收益率高於四大行0.3%-0.7%,外資行結構性產品為主

  “讓錢趴在儲蓄賬戶跑不贏CPI。”

  現在越來越多的儲戶已開始明白這個道理,並紛紛轉戰主動理財。

  目前,銀行一年期的定存基本利率為3%,部分銀行“一浮到頂”一年定存利率為3.3%。不過,現行的1年期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多為4.5%左右,部分1年期產品收益更高達5%以上,而個別外資銀行的結構性產品最高預期收益高達15%以上,甚至可達36%。

  它們是怎麼做到的?

  這些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銀行,其實有兩個特點:一是城商行的收益普遍高於四大行及股份制銀行,二是體量佔比極小的外資行結構性產品擁有人民幣理財的最高收益水平。

  城商行票據型產品,抬高收益為爭奪客源

  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中,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出現了暴漲的行情。據Wind數據顯示,我國2012年全年共發行了31550款銀行理財產品,遠遠超過了去年20270款的發行總量,共有233家銀行參與發行銀行理財產品。

  其中,2012年第三季度,城商行產品發行量為2295款,同期國有銀行發行量僅為2290款,城商行理財產品首次超過國有銀行。不僅如此,2012年地方商業銀行平均收益率超過5%的10家銀行中,城商行和農商行有9家,另外1家是股份制商業銀行。2013年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表現也是如此,城商行預期收益明顯高於四大行和股份制銀行。

  以目前發行的5萬元起購,存續期限為3個月的票據型產品為例,工商銀行(601398)91天產品預期收益率為3.5%,農業銀行(601288)91天產品預期收益率3.75%,中國銀行(601988)10萬起購的91天產品最高預期收益率也僅為4.0%。而河北銀行92天產品預期收益率是4.5%,上海農商銀行91天產品預期收益率是4.6%,寧波銀行(002142)91天產品預期收益率是4.7%。雖然城商行中91天產品預期收益率僅為3.8%,如哈爾濱銀行,股份制銀行中廣發銀行和平安銀行(000001)也有個別92天的產品可以達到4.5%以上的最高收益,但主要是組合型或者夜市理財。總體來說,在同期限同結構的理財產品中,城商行的預期收益率會比四大行及股份制銀行高出0.3%-0.7%。

  “城商行與國有銀行的成本差別、存貸比考核壓力的大小以及對利潤的追求程度都是不同的,對於中小型銀行特別是城商行,會把中間業務尤其是理財產品業務作為趕超大銀行的重要業務,同時也是為了吸引和穩定客戶,所以在發行數量上大幅上升,並且收益明顯高於大行。”一位業內人士稱。

  “相比於大行,我們更容易進行理財資金的單筆管理,避免了不同理財產品資金之間的風險傳遞,產品投資監控更加具有針對性。在管理費方面,我們盡量讓利給客戶,甚至部分產品不收取管理費,在盡可能地幫助客戶完成投資理財的同時,降低客戶理財的成本,所以產品的收益率表現就稍微高一點。”一位城商行的負責人解釋稱。

  外資行結構性產品,期權操作高收益高風險

  據理財周報記者統計,截至2月1日,2013年以來全國共發行人民幣理財產品1821款,其中預期收益5%-10%的產品228款,10%-15%的產品7款,15%以上的產品4款,另有1582款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為5%以下。預期收益率高於10%以上的11款產品均是結構性理財產品,並且以挂鉤結構為主,發行銀行為星展銀行、大華銀行、法興銀行、花旗銀行、恆生銀行等外資銀行。

  “相比而言,外資行比中資行在衍生工具的使用上更有經驗,能設計出具有更加復雜結構的期權模型,盡可能做到市場漲跌雙贏。在目前市場波動較大的情況下,挂鉤股票且能設計出高預期收益要有完美的模型才行。”一位外資銀行的產品負責人稱。事實上,今年以來的11款預期收益率超過10%的產品中,有6款產品的收益率與股票挂鉤,3款產品的收益率與原油價格挂鉤。隻有兩款與指數基金挂鉤。

  “對於預期收益的計算,要通過衍生品的模型,一般需要數十個甚至上百個變量參數。在這些變量參數中,除了利率水平、股票的價格、產品期限等可以確定的參數外,還包括許多不確定的預期參數,比如銀行對市場波動性的一系列預估等。”上述負責人稱。

  不過,對於期權的操作,即使存在對沖期權也不能完全化解風險,結構型理財產品,尤其QDII產品的收益風險依然很大,投資者在選擇高收益預期的同時也應該明白存在的高風險。

  “收益放大的過程就是風險放大的過程,結構性產品復雜的期權結構實際上就像是諸多變相的杠杆,撬大了投資倍數,使得收益與宏觀經濟和行業變動緊密相關,收益的脆弱性也隨之增強。一旦關鍵性的因素發生負的變化,內部期權結構又難以消化負的影響時,收益損害就會逐漸放大,所以會出現一些結構性產品難以達到最高收益預期,甚至長期虧損的情況。”上述負責人解釋稱。

(責任編輯:曹華、朱瑤)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