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大學生就業:有“位”來嗎?
主持人白岩鬆: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好多人說,今年的高校畢業生699萬,創人數之最,是史上最難就業季,找工作非常非常難。真是這樣嗎?我們先吃一個大的定心丸,其實中國的人才擁有還遠沒到這麼奢侈的地步,像上海的一位人員說的,如果今年的高校畢業生不挑不撿都會有工作,但問題在於不挑不撿是不可能的,那麼如何挑、如何撿,社會要做一些什麼?在剩下的這一個月時間裡頭,又該如何推動,讓更多的高校畢業生能有自己的“位”來呢?位置的位。來,咱們一起關注。
(播放短片)
解說:
人數最多,是否意味著就業最難,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三個全國高校最為集中的地區,畢業生的簽約率成為大家觀察今年就業形勢的風向標。
2013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高達22.9萬人,但截止4月中旬,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簽約率尚不足3成,其中本科生簽約率26.6%,專科高職生簽約率16.84%,研究生簽約率35.69%。除了北京、上海,廣東的情況也不樂觀,截止3月,廣東應屆畢業生簽約率也僅為30%。截止4月15日,廣東省高校畢業生簽約率已上升至47.61%,但這一數字仍低於去年同期。
解說:
北京市財貿職業學院是北京高職院校的四大示范校之一,今年財務、工商管理、物流等專業有兩千多名高職畢業生。但截止到今年5月,簽約率比往年低了5至10個百分點。
李俊琦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
百分之三十幾的簽約率,那低的原因有這樣幾個因素,一個是企業本身,它簽約的這個要求提高了,它希望學生拿到畢業証之后再簽約。另一方面,學生他本身對工作的期待,他也希望找到一個更合適的工作。
解說:
一個星期前,《2013中國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報告》發布,這份報告中提供的一個數字也成為大家衡量今年畢業生就業難的另一個參考。調查顯示,今年是大學生近四年來壓力最大的一年,平均期望月薪從去年的4592.5元,降為3683.6元,降幅近千元。人增、崗減、降薪成了2013年就業的新代名詞。在今年的湖南民營企業招聘桌上,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少大學生的就業心態也發生了變化。從之前的找一份好工作,調整到現在的能找到工作。
主持人:
699萬這樣一個高校畢業生的數是很多媒體冠以“今年是史上最難就業季”重要的依據,但是人增長了,是不是一定就業就難?那是另外一回事,我們先看一下人數增長的過程的確挺迅猛,2005年還是338萬,到2006年就413萬了,2007年496萬,2008年過了500萬,2009年就過了600萬,到了今年699萬了。但是也有好消息,比如說如果特別努力,到5月31日也就是前兩天,廣東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簽約率68.4%,這在目前來說恐怕是最高的了,因為他下了大氣力。湖北簽約率是49.46%,但其它還有很多地方其實並不是特別樂觀。
我們看現在顯示出什麼樣的問題,相關的調查報告顯示,期望月薪持續走低,大學生覺得今年工作不好找,工資別要那麼高了。二線城市最受歡迎,這個背景就是一線覺得有難度,三線又不想去,壓力應對偏向消極,實踐意識已經成主流,考研面熱,先儲備一下吧,創業心熱,實在不行自己干,幸福感覺總體下降。最后我們看月薪的期望薪酬下調,前年還是說我最好能夠掙5500多塊錢一個月,去年降到了4500多塊錢,今年已經變成了3683,它的期望值在下降,這也是壓力的一種反應。
來,接下來我們繼續關注,不光是壓力,還會有很多的亂象和著急了之后沒有辦法的辦法。
(播放短片)
解說:
就在大學生們為找一份工作焦頭爛額的時候,一些詐騙犯趁機而入,又給這些家庭雪上加霜。以河北省為例,今年以來就已發生針對大學生求職的詐騙案60多起,涉及金額400多萬元。在山西太原,如果不是警方半年前將詐騙團伙搗毀,今年的就業季我們不知道還會有多少的學生落入陷井。
(電話採訪)
小盧受害人:
一開始也是考公務員沒考上,最后我姑姑的一個朋友就說,現在有個機會進銀行,可能花點錢就行。
陳先生中間人:
如果你願意辦,就拿18萬左右的金額去辦理這份工作。
解說:
花點錢就能進銀行,由於中間人是熟人,小盧就放心交了錢。果然沒過多久就有人通知去太原一家酒店參加銀行員工錄用的筆試和面試。
任亮太原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三大隊一中隊民警:
會議室有主席台,主席台也坐的有6、7個人,台簽上寫著所謂的人民銀行的主任以及工商銀行或者是中國銀行的一些領導。
解說:
筆試面試的場面讓小盧覺得很正規,一家人都覺得工作有戲了,錢沒白花,再等一段時間,他就被通知可以去簽合同了。
小盧:
當時是工商銀行,接到電話說要簽合同,當時挺高興的。
記者:
當時簽的是什麼合同?
小盧:
簽的是一個入職協議書吧。
解說:
小盧看到他所簽的合同下方有銀行的章,看起來也很正規,然而當他拿著調檔案的商調函去銀行時,工作人員卻告訴他公章是假的。事實上小盧只是眾多受害者的一個,先后被騙的大學生有500人,被騙金額近九千萬元。
而同樣是為了工作,有的人雖然沒有急於求成、落入陷井,卻也是絞盡腦汁、另辟蹊徑。
女學生扮花木蘭求職,抗議招聘性別歧視。
女子招聘專區擠進男同胞。
就業形勢嚴峻,上海求職整形人數大增。
解說:
5月16日,國務院下發《做好2013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開篇就說到,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量壓力繼續加大,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就業任務更加繁重。
俞曉健應屆畢業生:
挺難找的。
錢土根營業畢業生:
找工作不難,可是找一份好工作可能就比較難了。
陳益軍金華市人才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
現在講的就業難,更多的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或者說比較體面的工作。
解說:
對此,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近年來有關部門和學校一直在做轉變學生就業觀念的工作,呼吁他們拓寬擇業面,可是效果甚微。因為社會現實給了大學畢業生最現實的教育,由於不同地區、不同行業間福利待遇差距很大,大家都盯住少數有編制,福利待遇穩定的行業崗位。
主持人:
片子的前半部分一下子看到了騙子都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有了發揮空間,沒錯,哪些事兒開始變得激烈競爭了,騙子就總想在這裡分一杯羹,這裡也得提醒大學生注意防范,否則就業崗位沒來,但是在錢、在很多方面自己去吃了大虧。招聘做了相關的反映,今年的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的時候反映了這樣的幾個問題,其實三線城市可能會提供很多就業的崗位,但是從業者都希望去一二線城市。小企業也許有很多的就業崗位,但是大家還是願意去“高富帥”的大企業。尤其是中高端的人才你的能力不足,但是藍領技術工人可能要很多人,你又不願意去,大家都擠到了白領或者怎麼樣,這時候就業變得更難。
針對這樣的一種矛盾,接下來我們要連線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的研究員張翼。張翼你好。
張翼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員:
你好。
主持人:
你說剛才我說的這幾種反差,究竟我們要去做思想教育工作有用嗎?要用什麼方法去解決?人家不願意去三線城市,願意去二線城市,小企業不願意去,想去大企業,但是現實中就業崗位又不提供那麼多。
張翼: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所有的國家在勞動力市場上表現的一個共同問題。也就是說當你的勞動力市場存在一個收入差距的這樣一個距離的時候,存在一個福利保障的差距的時候,存在一個提供基礎性服務的差距的時候,大學生在這個情況面前的選擇就是理性的,而不是非理性的。所以通過教育的方式要改變這樣的局面實際非常困難,而改革的一個重點,其實想拉平每一個城市之間的發展差距,使得這個小城市的發展跟大城市的發展在同一個水平面上。在這個情況下,國家應該大量地投資往中小城市去轉移,隻有轉移的時候,它創造的一些工作崗位的質量才可能與大城市的工作崗位的質量相匹配,這種情況大學生就會沒有挑剔的理由。所以說現在的問題主要出在投資的方向還沒有發生,在城鎮化過程當中,沒有發生本質的改變。
主持人:
其實我前些年去台灣的時候,台灣的教育人士就告訴我,我們這兒大學生的畢業率早就不到50%了,越來越難找工作。未來的中國高校畢業生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局面?難道我們年年要去面對給他們找工作這樣的一種困境嗎?
張翼:
現在的確是通過教育的平民化以后,中國已經從精英教育轉到了平民化教育的高等教育階段,在這個教育階段之上,大學生的就業卻進入到了一個年年都是“就業難”的這樣一個期限裡面,而不是一個短期的問題,而可能是“在十二五”的末期,整個的“十三五”時期我們都要面臨的一個重大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發生我感覺是這樣,第一個情況要動員市場來解決,也就是國民經濟的警惕程度決定就業率,這點一定要讓老百姓來明白。第二個實際上可以加大培訓,對於一些專業技能還不是那麼強的,而且是通過轉崗才能夠就業的大學生,實際也要像培訓農民工一樣對他們進行就業培訓。第三才是我們現在鼓勵的不讓國有企業去進行人才的儲備,把他們先拉進體制裡面來。第三種其實蘊含了很多的矛盾,人浮於事的情況又會衍生出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