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入並未恢復高增長 完成全年預算基本無憂--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財政收入並未恢復高增長 完成全年預算基本無憂

2012年12月12日11:24    來源:金融時報    手機看新聞

  11月我國經濟運行有所趨暖,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回升至10%以上,相對來講恢復較快。此外,消費逐步上升,物價指數CPI回升至2%。總體來看,經濟增長企穩回升帶動相關稅收有所增加。

  記者龐東梅財政部12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前11個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10890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594億元,增長11.9%。11月單月全國財政收入7871億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414億元,增長21.9%。

  臨近年末,何種因素拉動11月財政收入增速重回20%以上的較高增速?是否預示財政收入增速將邁入高增長時代?

  基數因素推高11月單月財政收入增幅較高

  11月單月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1.9%,創年內新高。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主要原因在於去年同期收入基數較低,去年財政收入增速‘前高后低’。從絕對數來看,11月財政收入比前10個月平均月收入少2232億元,比上月少2573億元。財政收入增幅並未恢復到高增長狀態。”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剔除基數低不可比因素后,11月份全國財政收入增長10%左右。

  今年以來,我國財政收入逐季走低,近期有所回升,特別是近兩個月以來回升勢頭明顯。除了去年10月份開始財政收入增幅大幅下滑尤其最后兩個月收入基數很低的基數因素以外,我國經濟運行企穩回升的跡象進一步明確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白景明認為,11月我國經濟運行有所趨暖,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回升至10%以上,相對來講恢復較快。此外,消費逐步上升,物價指數CPI回升至2%。總體來看,經濟增長企穩回升帶動相關稅收有所增加。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經濟向好的方向發展在主要稅種增速上也有所體現。1至10月工業利潤實現由負轉正,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0.5%。企業經營狀況的改善和利潤空間的增加,帶動企業所得稅增長。數據顯示,11月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超50%,扣除上下年企業所得稅退稅不可比因素后增長25%左右。

  此外,隨著房地產市場出現“暖意”,房屋成交量增加,相關環節稅收都出現向好勢頭。11月營業稅同比增長28.6%,其中,房地產營業稅同比增長58.7%,遠超平均水平,建筑業營業稅、土地增值稅、契稅等一系列相關稅種有所增長。

  財政收入增長基礎尚不穩固

  前11個月財政收入增長11.9%,增速同去年相比差一倍。白景明告訴記者,“我國財政收入增幅並未恢復到高增長狀態。當前財政收入增長基礎不穩。”

  財政收入增長與經濟運行關系密切。目前我國雖然出現經濟企穩回升跡象,但是經濟內生動力尚不足。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來看,隨著我國“穩增長”政策效果的顯現,雖然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25%左右,但是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保持在20%左右的增幅,對稅收的支撐作用並不穩固。消費雖持續上升,但是回升的幅度並不大。另外,我國進出口形勢尚面臨不確定性因素。

  我國稅收增長存在隱憂。近年來進出口環節的稅收在我國稅收增長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此前我國稅收的較高增長,進出口環節的稅收起到重要支撐作用。白景明分析稱,一般貿易往往會帶來上萬億稅收,11月我國進出口出現回落,今年不太可能完成全年10%的增長目標,影響進出口環節稅收。

  今年我國繼續實施結構性減稅的政策,結構性減稅力度不小,隨著各項舉措的落實,企業和居民稅收負擔減輕,但是相應稅收也出現減少。結構減稅中不少措施不僅僅是簡單的減稅,往往與稅制改革聯系在一起。比如今年“營改增”試點的推廣,在完善稅制的同時,也帶來減稅的效應。從當前政策層面上釋放出的信號來看,明年我國“營改增”有望繼續推進。這將帶來較大規模的稅收減少。此外,對小微企業的減稅舉措以及涉及出口環節的減稅措施,效果將繼續顯現。

  有望完成全年收入預算指標 支出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在基數因素的作用下,財政部認為,12月份財政收入增幅也會較高。白景明表示,今年完成全年收入預算指標應該沒有問題,但是不會超收太多。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當前財政收入已經超10萬億元,但是諸多民生領域亟待財政資金的支持,需要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把錢花在刀刃上。財政部數據顯示,前11個月,全國財政支出104896億元。白景明告訴記者:“今年按照預算安排財政收支完成預算沒有問題,民生等重點支出得到切實保障。”財政支出繼續向民生領域傾斜,從當前的財政支出進度來看,無論是教育支出還是醫療保障支出等諸多民生重點領域都得到有效保障。

  今年財政預算執行比以前質量更高,全年公共預算支出12萬億元財政支出安排,目前還剩下1萬多億元。白景明表示,這說明財政支出的均衡度提高,與往年相比集中在年底最后1個月支出的壓力明顯減小,體現支出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龐東梅

(來源:金融時報)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