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網站17日發布消息稱,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審議,並報國務院批准,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
消息指出,為積極增加進口,滿足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及消費需求,2013年我國將對780多種進口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其中,新增和進一步降低稅率的產品主要分為五大類,一是調味品、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心臟起搏器、血管支架等促進消費和改善民生,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生活和醫療用品﹔二是汽車生產線機器人、寬幅噴墨打印機、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屏、電動汽車用逆變器模塊、鋰電子蓄電池、無級變速箱用鋼帶等促進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設備、零部件和原材料﹔三是高嶺土、雲母片、鎢鐵、銻等能源資源性產品,以及船舶壓載水處理設備用過濾器、動車組用膠囊等有利於節能減排的環保產品﹔四是紫苜蓿、奶襯、自走式飼料攪拌投喂車等支農惠農產品﹔五是羽絨、亞麻短纖、全自動轉杯紡紗機等支持紡織行業發展的產品。
16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發揮進口對結構調整的支持作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這次關稅的調整尤其是五大類商品進口關稅調低正是對上述要求的呼應。
“應該說此次關稅政策調整的大背景是與經濟體制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緊密相連的。”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李全表示,隨著全球經濟由危機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我國面臨著從世界工廠向深化創造的轉型機遇和調整,今后的經濟體系不再是加快投資、擴大出口,而是逐步向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方向調整,當然此間還需要著力保障和改進民生,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的穩定、改善。
從經濟結構調整方面來看,首先是針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改粗放型向集約型,因此降低了節能減排環保類、資源性產品的進口稅率,以及促進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設備、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進口稅率,降低了一些支農惠農、支持紡織行業發展的產業內新興產品的進口稅率。從改善民生角度來看,降低了一些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生活和醫療用品的進口關稅稅率。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梁蓓指出,從此次稅率調整的范圍來看,涉及到不少“十二五”期間鼓勵發展的產業鏈上的產品的原材料或零部件,降低其進口關稅,能夠降低這些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其競爭力,可視為“放水養魚”。與此同時,降低一些消費類、民生類產品的進口關稅,比如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等,能夠促進這些產品在國內的消費,是擴大內需的舉措之一。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與流通所副研究員陳麗芬表示,這一舉措有利於平衡貿易、緩解長期貿易順差引發的摩擦,有利於創造需求、促進消費,因為“高關稅使相當一部分進口消費品消費力外流,關稅降低了,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相關產品的消費”。此外,還可以增長國民對外國產品的見識,獲得外國先進技術和產品信息的溢出效應,提供促進國內企業提高技術與管理水平的動力,刺激國內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和自主發展步伐。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