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險產品叫停 銀行理財迷信被打破--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高風險產品叫停 銀行理財迷信被打破

2013年01月24日13:48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據媒體報道,華夏銀行前員工違規銷售理財的四期產品全部客戶,在1月上旬都與擔保公司簽訂了轉讓協議拿回全部本金,但利息未拿回。涉案員工濮婷婷則將在春節前,將會被上海經偵移交檢察院處理。

  分析人士指出,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事故”買單看似很冤,但是也凸顯出了商業銀行對於銀行職工、一線工作人員的管理不善、道德風險防范不足等問題。因此,銀行員工私售理財產品,相關的商業銀行理應承擔責任。

  投資人士建議,接連發生的銀行理財產品違規銷售事件,對於普通投資者也是一大警示。普通投資者在理財投資時,必須通過正規、合法、專業的投資渠道,切勿輕信他人。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也建議,增強理財產品透明度有助於金融業的健康發展,可實行牌照制管理。

  叫停PE理財等高風險產品

  針對華夏銀行員工私賣理財產品致客戶巨額損失一事,中金公司的一份報告指出,華夏銀行的事件對行業而言有標志性的意義,如果監管機構要求銀行兜底將后患無窮,而拒絕兜底相當於刮骨療傷。

  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出現問題的銀行理財產品大多為信托、PE(私募股權基金)等相關理財產品。據了解,銀監會此前召開2013年全國銀行業監管工作會議,已要求嚴格監管理財產品設計、銷售和資金投向,嚴禁未經授權銷售產品,嚴禁銷售私募股權基金產品,嚴禁誤導消費者購買,實行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分賬經營、分類管理。

  多位銀行網點的客戶經理也証實,“此前私募等相關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都較高,所以很受投資者的青睞。”但監管部門的規定下發后,PE類理財產品將絕跡。一家股份制銀行相關負責人稱,“現在確實沒有PE類產品在銷售了,私人銀行也沒有。”他還稱,由於這類理財產品的認購起點較高,往往都是由客戶經理單線聯系幾個熟悉的大客戶,很容易出現員工私售現象,銀行難以隨時掌控風險。

  業內人士表示,“其實從去年開始,PE類理財產品總數一直在減少,因為對於銀行來說,銷售PE類理財產品的風險也較大。”與此同時,近期銀行代銷信托產品的審批也越來越嚴,“原來省行就可以審批,現在審批權都收回總行了。即使條件完全符合,審批速度也非常慢。”

  理財投資需謹慎

  浙江泰隆商業銀行的市場部人士告訴中國証券報記者,“普通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務必要選購理財投資方向明確、安全性好的產品。預期收益率越高,則投資風險也越大。”最為重要的是,投資者一定要通過正規、合法的渠道購買理財產品,不能輕信個人私售。

  該人士還稱,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尤其要注意保本與否。“保本型的銀行理財產品大致類似於銀行存款,風險較小。但對於非保本型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在購買時要謹慎。”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最好做到知己知彼,“投資者首先要對產品的風險程度有較為清醒的認識。在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后,要充分考慮清楚該理財產品是否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圍之內。其次,投資者在購買前還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對裡面的相關內容要有全面的了解,不清楚之處一定要向銀行問明白。總之,投資者在購買非保本型的理財產品時要慎重考慮,不能盲目大意。”

  另外,分析人士指出,長期以來,普通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是盲目的。建立在投資者對商業銀行“不倒”的預測基礎之上,近期銀行理財產品虧損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打破了投資者對銀行的盲目迷信,重樹投資者對金融機構的信任感,是整個資產管理行業必須面對的一大問題。(文章來源:金牛理財網)

 

(來源:新華財經)

(責任編輯:曹華、賀霞)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