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民營銀行籌建 “卡殼”的教訓
7月23日,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快推動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銀行等金融機構。兩天后,銀監會宣布正式批准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天津金城銀行等3家民營銀行的籌建申請。消息甫一公布,在引發輿論關注的同時,也引發了輿論的不解和猜測。
關注此事,輿論慶幸和感嘆國內真正的民營銀行籌建終於邁開了決定性的第一步。不解和猜測,在於公眾已經知曉今年3月11日獲准首批設立的民營銀行共有5家。除了最終獲批可正式籌建的3家,應當還有分別以浙江阿裡和萬向、上海復興和均瑤作為主發起人的另兩家民營銀行。
為什麼首批5家試點民營銀行最終隻有3家領到出生証,另外兩家卻錯過了試點的“首班車”?一時間在網絡上,人們紛紛把銀監會鎖定為質疑對象。銀監會回應質疑稱,另兩家先期已納入試點的民營銀行之所以錯失“首班車”,在於它們迄今未向銀監會提出正式籌建申請。言外之意,銀監會一點不“保守”,另兩家之所以未能趕上“首班車”似乎當責任自負。
原來如此,人們在恍然大悟之后,自然會進一步尋思:另兩家待開辦的民營銀行之所以錯失“首班車”,問題也許真就出在阿裡與萬向、復興與均瑤的身上。
阿裡的主業是虛擬經濟,萬向的主業是制造業﹔復興的主業是資本經營,均瑤則主營航空客運、商貿流通和教育產業。這就意味著,兩家等待開辦的“民營銀行”各自的兩對發起人,其產業的差異性非常大。由於浙江阿裡和上海復興都是“大金主”,之所以鐵了心欲喝創辦民營銀行“頭口水”,骨子裡未必為了通過創辦和經營民營銀行賺大錢,更多是為了展現各自積極參與國內金融改革之社會形象,呈現大型民企屹立深化改革潮頭的社會存在——簡單講就是先佔個地盤為日后更大規模、更深程度地浸淫銀行業積累經驗和搭建前進平台。而浙江萬向和上海均瑤則不同,此兩家均從實體經濟起家,迄今仍深深扎根於實體經濟,它們對實體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都曾有切膚感受,之所以積極爭取創辦民營銀行,更多是為了將實體經濟與民營金融作更好融合,在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飢渴的同時,力求實現實業與金融服務業的良性互動和互融互通。
民企彼此所立足的產業差異,將不可避免對所創辦民營銀行日后的經營理念和服務對象選擇產業深深影響。以復興和均瑤為例,兩者作為主發起人股權佔比完全對等,誰當銀行董事長,誰當銀行CEO,表面看博弈的是待籌建銀行的話語權,本質上則涉及該銀行日后的經營取向和經營方略。在兩家銀行的兩對發起人,未能就話語權之爭達成妥協之前,當然隻能白白痛失領取首批籌建牌照的寶貴機會。就此,人們難免表達遺憾和感慨。
然而,在市場經濟形態下,既然是籌建贏虧完全自負的純民營銀行,發起人之間就銀行日后運營話語權乃至控制權之爭倒也十分正常,甚至無可厚非。事既如此,放到桌面上講,銀監會盡管對兩家民營銀行籌建“難產”無須承擔實質性責任,但據此卻不能回避銀監會的“間接責任”。
聞允許組建民營銀行的政策即將開閘,申請作為主發起人的民企有數十家之多。經銀監會多輪淘汰並考慮到地區之間的平衡,最終幸運勝出的十家發起民企,是個多方平衡、照顧情緒並過多考慮發起人行業影響力的妥協產物。正是這一先天性不足,才最終導致其中的兩家“難產”民營銀行的兩對主發起人產業背景差距過大。
民營銀行的服務對象雖都系中小企業,但又分為實體經濟之中小企業和虛擬經濟之中小企業。如果銀監會在選擇首批主發起人的配對時,就充分考慮到不同民營銀行服務對象的差異,據此將主發起人作“實體對實體”和“虛擬對虛擬”之更合理搭配,首批民營銀行籌建當會順利許多,兩家“難產”導致的“資源浪費”或許能事前避免。好在創辦民營銀行適才起步,日后還有更多民企申請成為主發起人,希望銀監會在日后遴選主發起人時,盡量避免不恰當的行政“拉郎配”。 魯寧(上海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