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控制消費准確投資 理財時代剩女變勝女

2014年08月05日14:20    來源:大河報    手機看新聞

  作為一名大齡未婚女青年,生活中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壓力的。但是如果能精打細算,以實現財務自由為目標,積極面對生活,通過盡早規劃、控制消費、未雨綢繆、理財規劃,“剩女”也可以過上“勝女”令人羨慕的精致生活。

  “鄭漂”:希望更多依靠投資來生活

  李雲29歲,和母親現居鄭州。收入嘛,不算高,但負擔自己和媽媽的日常開支沒有問題。今年還攜母國內國外各旅游了一趟。自我感覺幸福指數還算可以。目前仍是小職員一名。雖然幾乎每年都有些許漲薪,但未來薪水提升非常有限。

  ●她的財務狀況:

  積蓄:自己省吃儉用存下20多萬,還有母親的30多萬,也可支配。

  開支:

  2013年的第一筆大額開支:

  回老家某三線城市買下套房子,62萬。首付將近30萬,貸款32萬。每月要還接近5000元。准備如果可能的話五年內還完所有貸款。

  2013年的第二筆大額開支:

  年初和年終各旅行一次。支出大概17000元左右。2013年的第三筆大額開支:

  姐姐和弟弟分別借錢,為此共支出了13000元。2013年第四筆大額開支:

  為父親換了一座墓地,花了3萬元。

  ●理財:

  貨基是最主要的配置:

  買貨基已經兩年多了,之前幾乎所有的錢都放在貨基裡。余額寶火起來之后,發現身邊所有人都開始買余額寶。就開始開拓其他的理財渠道。

  開始試水P2P:

  風險承受力比較低,還是青睞低風險的產品,比較喜歡平台的理財計劃,現在投著宜人貸的宜定盈,准備周一買一份人人貸的優選理財。不打算在P2P上投入太多,暫時投幾萬塊試水吧。

  股票幾乎已經放棄:

  這兩年虧了50%多,足有幾千塊。毅然放棄。還有一千多元套在裡面沒割出來,暫時未理會。覺得自己還是非常不適合股票的,對分析無愛,純賭徒心態。

  ●其他:

  媽媽自己的錢買了國債和定存,現在后悔中,收益低,流動性又差。

  ●未來的規劃:

  想五年之內還完貸款,回鄉定居。媽媽年紀越來越大。也不適應在大城市的生活。買房的城市離老家隻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媽媽將來來往會非常方便。

  目前從事的工作和經濟沾邊。回鄉之后想找一份與經濟相關的工作。不能再做網絡,家鄉網絡公司很少。有也多是技術類的。目前在預習會計資格証,想明年把資格証和初級証先考下來。

  重新配置資產投資:交完首付后,手上還有20多萬。雖然和媽媽身體都挺健康,但還是要留下至少50%放在貸基裡,以備突發事件。

  其他的50%准備多尋找其他理財產品,希望每年的投資總體收益最后能達到10%左右。

  繼續開源節流,按照目前的收入和還貸計劃,薪水和福利不變的情況下,除了還貸之外每年還可以積蓄五六萬元。將繼續循環投資理財,代價就是周末幾乎全是單休,不過反正休息時間過得也比較枯燥,基本就是上網+陪媽媽進行一些中老年活動。

  希望五年內能夠漲薪成功,離鄭前爭取一個高一級的職位,回鄉之后,競爭力也能大一些。

  長期來說,希望能早一點更多依靠投資來生活。當然從理財到生活到工作規劃上來看,都是個十足的保守者,估計會一直工作到退休吧。

  剩女理財制勝三招

  “如果沒有外在的社會壓力的話,我其實生活得很好。”70后的Maggie對自己的生活並無人們想象中的焦慮與不安。身為一家外企的中層主管,Maggie不僅收入不菲,對於自己的生活也相當有見地和品位,“也許我所缺少的只是一個可以相伴一生的伴侶。”但Maggie並沒有為此而低落彷徨,“我始終相信愛神終將眷顧我。”而Maggie更為關心的是,獨身的她,如何把“財”打理好。“這樣的說法可能未免太落俗,有時候財富比男人更讓人覺得安心。”

  其實,Maggie的想法在越來越多的剩女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剩女們不僅擁有經濟的獨立性,而且身為社會精英的她們,往往還擁有不錯的收入能力。很多時候,財富不僅是個人能力的象征,也能夠為單身的她們帶來更多的安全感。因此,針對剩女們自身獨有的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投資理財,夯實財富的積累,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一招收支有度,為未來綢繆

  盡管在愛情婚姻的道路上遭遇了遲暮,但剩女們不僅事業有成,金錢財富上也有不小的建樹。坐擁高收入,剩女們往往樂意用高消費的生活來犒勞自己。

  Maggie便為我們畫出了高消費剩女生活的圖譜,就職於一家外企,Maggie的月收入超過2萬元,年終還有一筆不小的分紅。善待自己是Maggie生活的原則:每個月工資的一多半Maggie都花在購置名牌衣、包、化妝品上,以及花銷不菲的美容護理、健身、旅行,因此,盡管每年收入接近30萬元,Maggie銀行存折上的數字卻從沒達到過六位數。

  一方面,剩女敢於高消費是源於自信,在事業上的成就和職場上的資歷,讓剩女們更加敢於大手大腳地消費。但是作為一種單一的經濟個體,這種消費模式也存在著很大的風險。盡管收入較高,但是剩女自身是經濟的唯一來源,也是收入風險的集聚點。如果職場上遇到不順利的狀況,或是健康出現風險,與普通家庭夫妻共分擔的狀況相比較,剩女們隻能靠自己來化解危機,其風險度要高得多。

  第二招開拓渠道,增加投資性收入

  剩女經濟,其實是把唯一的雞蛋放到了唯一的籃子裡面,就如前文中所說的那樣,非常容易出現風險的集聚。

  在找到家庭的另一半之前,如何才能實現風險的分散呢?可以考慮的是收入的多元化。對於大部分剩女來說,職場收入是收入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渠道。相比起男性來說,女性們對於參與金融投資的興趣往往較低,她們寧願選擇銀行儲蓄這樣保守的方式來管理自己的資產,也不願意涉足股票、基金這樣的產品。

  由於保守型產品的收益偏低,長此以往反而會造成資產逐漸被侵蝕,因此剩女們需要考慮的是,開拓自己的投資渠道,增加投資性收入。

  像基金定投是值得推薦的首選方式。作為一種強制儲蓄機制,基金定投最為符合高收入女性的特點,定期地劃撥一些資金到基金賬戶中,既起到了節制消費的作用,又利用基金定投參與到証券市場的投資中去。加上基金定投對投資成本進行平均化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風險的作用,最為適合投資經驗不豐富的投資者參與。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現在還未婚的剩女們來說,除了考慮自身的資金需求外,具備一定財力的話還可考慮建立一些“虛擬賬戶”,主要功能是為將來的子女教育早日籌劃資金。畢竟,很多剩女主要是將結婚和孕育子女的計劃推遲,而早日積累對於子女教育來說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

  同時,剩女是出於現實狀況的約束,短時期內沒有組建家庭的打算,很多剩女都希望找到理想的意中人,而並非單純的“單身主義”。因此,在對未來的規劃上,她們只是把結婚、孕育下一代這樣的目標向后延遲。從經濟的角度考慮,還是需要盡早地為未來的生活進行綢繆,過度透支現在的收入並不是可取的積極態度。

  所以,要從剩女變身“財女”,為自己建立一份豐厚的資金儲備是非常有必要的。對於習慣了高消費的剩女們來說,一下子縮減消費會有一定的難度。可以通過按部就班的方式,逐步給自己建立起一些階段性目標,培養起儲蓄的習慣。同時,以一些記賬平台作為工具,也可以起到較好的促進儲蓄的作用。

  第三招投資房產,兩手准備

  “要不要買房?”這往往是讓剩女們糾結於心的一個問題—不買的話,看著房價天天在上漲,越等越買不起﹔買的話又擔心將來結婚后還要作調整,不知如何是好。

  2008年,還是大齡未婚女青年的朱珠購置了一套小戶型,“主要是出於自住的需要。”朱珠的父母住在郊區,一直以來她都是和同事、朋友合租,“后來她們相繼出嫁,隻剩下我一個人。”朱珠笑著說,於是就動了自己買房的念頭。朱珠所選擇的是一套小戶型精裝修公寓,雖然單價不低,但由於面積隻有40平方米,因此總價並不高。“盡管一個人買房是個挺艱難的決定,但是房產還是給了我很大的安全感—覺得有了一個自己的窩,也不用再忍受經常搬家的艱辛。”

  2012年,愛情的門意外地向朱珠敞開,而這套房產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到今年,這套房子已經上漲到60萬元左右。”賣掉這套房產,加上先生的儲蓄,兩人重新購置了一套三室兩廳的婚房。朱珠說,“否則的話,我們現在所煩惱的可能就是婚房的問題了。”

  在經濟能力允許的前提下,適當的房產投資具有很多積極的作用。像購房有利於提升個人的生活質量,有了自己的住房之后,心態就會不一樣,生活質量就會有明顯提升,無論是對生活還是工作都比較有利﹔同時,購置了房產之后,一般需要歸還房貸,適度的房貸能夠起到節制消費的作用。

  但在房產的選擇上,出於“兩手准備”的考慮,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性。一般來說,交通便利的小戶型房產最為適合剩女購房的需要,一方面這樣的房產適合一個人居住,生活上比較便利﹔更重要的是,這一類型的房產不僅便於出售,也利於快速出租,租金收益也相對較高。

  剩女理財9誤區

  1.對自己沒有信心。多數女性對數字、繁雜的基本分析、宏觀經濟分析沒有興趣,而且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做好,總認為投資理財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非自己能力所及。

  2.缺乏專業知識。投資理財要看統計數字、總體及個體經濟分析,甚至政治等因素對理財投資都會產生影響,然后做綜合的研判。這些對很少接觸這類知識的女性來說,確實是大限制。

  3.害怕有去無回。認為投資應該等於賺錢,無法忍受在投資的過程中有賠的可能性。

  4.環境使然。從小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把錢放在安全的銀行,習慣成自然。

  5.害怕錢不在手邊的感覺。守成心態讓很多女性很怕手上沒有錢的感覺,現金要多才有安全感,隨時摸得到、拿得到,所以把錢放出去投資,導致戶頭空空、手上空空,心中不踏實。

  6.耳根軟。一些女性在投資時非常沒有自信,又對復雜的研究避之唯恐不及,所以投資時顯得沒有主見。

  7.跨不出第一步。想投資做生意、買股票、買基金,也都明白投資理財的好處,但就是隻有心動沒有行動。

  8.懶得花心思。這是大多數人的通病,今天懶得動,明天懶得想,時間就這樣消耗掉了。

  9.優柔寡斷。患得患失讓本來就信心不足的女性更加裹足不前,買了懷疑是否買得對,賣了又怕賣錯了,女性投資有時就缺了些豪氣。

(責編:李棟、劉陽)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