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絲路”概念古瓷漸火 當代瓷“大師熱”降溫

2015年01月04日07:53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絲路”概念古瓷漸火 當代瓷“大師熱”降溫

  清乾隆 鬆石綠地洋彩  胭脂料彩蒼龍教子天球瓶

“絲路”概念古瓷漸火 當代瓷“大師熱”降溫

  清雍正 粉彩  蝶戀花小盞

“絲路”概念古瓷漸火 當代瓷“大師熱”降溫

  明永樂  青花葡萄紋折沿盤

  去年年底,2014中國 “陶瓷藝術100”實力榜在北京發布,獲得許多獎項的都是新生代的中青年藝術家。與之相對的是,一直被稱為業界風向標之一的景德鎮瓷博會拍賣會,成交率卻剛過六成,不少名家、大師的作品遭遇流拍。業內人士分析稱,2014年當代藝術瓷行情總體仍處於低谷,“大師熱”的降溫說明收藏者更加理性,也更加注重創新。展望2015年,由於國家正大力推廣絲綢之路文化,因此與之相關的古代瓷器雜項精品有望受到更多關注。

  文、圖、表 廣州日報記者 郭曉昊

  “雖說一線拍賣行都在北京,但以往業內行家都會特別關注景德鎮瓷博會上的拍賣會,因為當代名家大多在景德鎮,那裡的行情變化最為敏感。”本地行家陳先生表示,2014年當代藝術瓷的行情一直不太好,這從瓷博會拍賣會這一風向標中也可見一斑。

  當代大師瓷作成交“腰斬”

  “景德鎮瓷博會拍賣會成交率62.45%,剛過六成,總成交額同比也幾近 腰斬 ,這在兩三年前行情火爆時是很難預想的。”他表示,除了一些名家的民國瓷仍處於高價位區間外,當代“大師熱”已顯著降溫。“廣州之前有不少機構和個人收藏者通過各種渠道吃進了很多當代名家藝術瓷作品,買的時候隻看名頭或聽中介介紹就出價,一件作品的單價動輒幾十、上百萬元,但現在流通都成問題,因為買氣不足。”

  與之相對的是,在剛剛舉行的2014中國 “陶瓷藝術100”實力榜發布中,獲得許多獎項的都是新生代的70后、80后中青年藝術家。有資深業內人士認為,新生代中青年藝術家作品,無論從工藝、造型、藝術內涵、新材料應用、裝飾作用、實用性、創新性等方面都技高一籌,代表了當下中國陶瓷藝術創作的至高水平,而隻有鼓勵創新才能走出當代瓷發展的新路。

  陳先生透露,當代藝術瓷大師的作品行情之所以波動越來越大,其實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受經濟環境影響,不少機構和個人資金緊張,對收藏品市場的投入減少,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市場一直處於無序狀態。

  當代瓷流通情況缺乏參考

  相對而言,一線拍賣行關於當代瓷整體梳理的專場拍賣並不多見,使得在一級市場中流通的情況缺乏一個參考。有的大師本人作品還沒出,就定好了計劃年年漲價,既找中介賣,自己又有工作室,有人找上門來時也做買賣,這就讓中介機構非常頭疼。

  行家周女士也認為,大師的作品有好也有壞,精品並不多見。她認為,許多藝術品機構無法拿到一手“貨源”,本身進價的成本就較高,還在出錢出力幫藝術家做展覽,做推廣,自己與藝術家之間又沒有非常嚴謹的合同。“有時候自己做推廣或招待客戶,最后買家卻去別人家或大師家裡買了幾十萬元的東西。”

  古瓷精品借“絲綢之路”概念重獲青睞

  當代名家瓷走低,但古代精品瓷雜卻借到了東風。“在西安的博物館中看見這些展品時就覺得非常震撼了,這次又有幸在北京與它們 重逢 ,心情依舊非常激動。”藏友何女士在朋友圈裡提到的便是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絲綢之路”大型文物展。而《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科技文化展》上月底也在廣東科學館開幕,121幅卷軸式展板和17件實物展品,全面展示了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主要成就和深遠影響。傳教士利瑪竇在肇慶繪制的第一幅中文版世界地圖的復制版、阿拉伯鎏金銅壺等充滿異域風情的展品,反映了海上絲綢之路帶來的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與碰撞。

  “中國正全力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因此,與之相關聯的文化藝術品、特別是古代瓷器和佛像等精品,未來將更受市場關注。”一位拍賣業內人士的分析也在2014年秋拍的行情中得到了印証。

  業內觀點

  佛教藝術和高古 陶瓷有望成新熱點

  知名藝術品行家梁曉新在總結2014年行情時曾表示,對於古董板塊而言,明清官窯一向是最主流的支撐項目。在明清官窯瓷器的整體大幅滑坡的同時也迫使拍賣行不得不再去尋找市場中新的關注點。而比較突出的一是佛教造像,二是高古陶瓷。“在世界任何一個重要的博物館都能看到中國佛像。”陳先生也認為,隨著絲綢之路概念的火熱,佛教藝術精品在2015年將會成為市場焦點,但是要想涉足這個板塊,需要有非常深厚的積累及細致的研究,門檻還是比明清官窯要高得多。

  相關數據

  2014年中國嘉德秋拍中,“清乾隆 釉裡紅團龍紋葫蘆瓶”以1610萬元成交,“清乾隆(宮廷)紫金琍瑪無量壽佛”以897萬元成交,“清雍正檸檬黃釉小杯一對”以195.5萬元成交。

  在永樂唐卡拍出天價后,佛教藝術品也掀起了一波熱潮。據悉,“清乾隆(宮廷)銅鎏金無量壽佛”以30萬元起拍,最終以底價近10倍的287.5萬元成交。

  北京保利古董珍玩部分總成交額達5.4億元,其中7件拍品成交超過千萬。日本山中商會舊藏“清乾隆粉青釉雕龍鳳呈祥八方瓶”以1322.5萬元成交。而“自在菩提——中國金銅佛造像、唐卡”專場拍賣表現不俗,總成交額達4600余萬元。

  北京匡時也推出了佛教藝術專場,總成交額2168.79萬元,其中一尊明代黃銅鎏金阿彌陀佛以345萬元成交。

(責編:李棟、劉陽)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楊穎受傷私照流出楊穎受傷私照流出
  • 南非佳麗世界小姐奪冠
南非佳麗世界小姐奪冠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盤點互聯網大佬的西裝穿著盤點互聯網大佬的西裝穿著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