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过而未发公司达93家 或被迫二次上会审核--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滚动

IPO过而未发公司达93家 或被迫二次上会审核

2012年11月14日14:24    来源:大众网    手机看新闻

  “我不记得说过要取消IPO 审批制”,11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时如此表示。这意味着,IPO 审批制仍将继续。然而,从上周来看,既无新股上发审会,也无过会企业申购挂牌。

  对于IPO,收紧的不仅是初审和发审会。经济导报记者13日统计发现,距离上市仅半步、已通过发审会的公司累计达93家,诸多公司对一纸发审批文“望眼欲穿”。

  然而等待却不轻松。导报记者注意到,在这93家公司中,多数为今年上半年之前过会企业。其中今年以前过会企业超10家,过会最早者为2008年过会的遵义钛业。

  积压的问题正在凸显。“按照相关规定,补充财报时间要求是‘6+1’,即财务资料在7个月内有效,过了7个月就要补财报。因此,许多过会尚未核准发行的公司都需要补财报。”13日,昆吾九鼎一位投资经理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受经济形势和行业环境的影响,下一步将有不少企业会因为业绩变化面临二次上会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证监会上市政策收紧,许多企业自身的“硬伤”也使其始终难以迈过上市最后一道门槛。时过境迁,部分拟上市公司目前或业绩大不如前,或麻烦缠身,沦为IPO“烂尾楼”。

  两鲁企受困政策收紧

  在上述93家公司中,有两家山东公司的身影。

  山东仙坛股份有限公司3月底披露招股说明书,5月16日通过发审申请;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跃科技”)5月17日披露招股说明书,6月12日便通过发审申请。

  从筹备上市到通过首发申请,两鲁企的上市之路颇为顺畅。但其上市之路最后一步的时间点却有些滞后。

  按照以往惯例,若公司无明显问题,一般发审通过后,3个月内便可拿到发行批文。若按此估算,两鲁企8月基本可实现上市之愿。但谁曾想,从8月起,IPO 流程全线收紧,目前已鲜有公司上市。 两鲁企的遭遇颇具代表性。导报记者注意到,在93家公司中,约80家为今年过会但未被核准发行的公司。

  其中,过会时间最早的是厦门精图信息,今年1月12日就已过会,至今已超过9个月。最晚过会的是北京中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8日过会。而5月过会但未拿到批文的家数最多,多达30余家。

  “烂尾楼”频现

  “排队”的诸多企业中,不得不提遵义钛业。

  2008年初,作为贵州省重点推动的遵义钛业IPO 申请之时,恐怕不会想到,等待其的将是一条如此漫长的上市之路。

  截至目前,过会4年半的遵义钛业依然“待字闺中”,由此也创下A 股资本市场的一个纪录——自2004年新股发行采用保荐人制度以来,“过而不发”耗时最长的IPO。

  有消息显示,在错过数次上市时机后,2009年公司经历了钛行业的大幅下滑,当年业绩并不理想,甚至未能满足盈利的基本要求。如果遵义钛业2009年发生亏损,这就意味着如果要满足发行条件,必须至少再等3年才能满足连续3年盈利的发行硬规定。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