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大佬”的惊艳一跳 :从“泳池”到“蓝海”【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滚动

期货“大佬”的惊艳一跳 :从“泳池”到“蓝海”【2】

2012年12月31日09:33    来源:中国证券报    手机看新闻

  但在金融混业背景下,期货大佬们要改“吃佣金”为收管理费和服务费并不容易。就资管业务来说,银行、券商、基金对其并不陌生,而期货大佬们唯有更强调它的“期货味”,强调在做空机制和杠杆机制下的竞争能力方能有所优势。

  作为第一批获得资管牌照的期货“大佬”,国泰君安期货专门新成立了资产管理部,并作为该公司核心部门。国泰君安期货副总裁寿亦农认为,国泰君安期货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的优势在于,基于以往为产业客户和特殊法人机构提供的服务,国泰君安期货在衍生品投资管理和运作方面有着多样化的经验,同时也有对市场和各类客户需求更为感性的认识。

  寿亦农表示,基于国泰君安期货在特殊法人市场中有较高市场占有率,资产管理部已建立起一套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内控制度,目前公司初步完成内部制度和法律合同体系建设,并储备了各种类型资产管理计划。

  游泳有益,但未必人人想游,更非人人能游。中部省份一家中小型期货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对资管业务,他们目前还处在观望状态,也未提出申请,“由于商品期货的产业客户多,因此公司当前仍然以做好经纪业务为主。”

  对此,海通期货研究所所长高上认为,从海外情况看,次贷危机之后,业务单一的期货经纪商多“度日如年”,美国混业经营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大量期货公司“自生自灭”,只有大摩(摩根士丹利)、高盛等综合类公司生存能力最强,“期货‘大佬’们可在综合业务中专注一个领域做差异化发展。”他建议。

  期货公司能否复制券商经验

  面对创新业务的频繁推出,不少期货公司目不暇接,准备不足者更是一时找不着方向。其实“老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国内券商在十几年前所走过的道路完全可以为眼下的期货业提供借鉴。

  别看现在的券商甚是风光,但在过去,他们也遭遇过和期货“大佬”们类似的烦恼。高上介绍,从行业规模、业务结构、竞争状况等方面来看,期货大佬们目前经历的发展阶段与券商过去十年的发展轨迹很相似,比如过去券商也面临过如何摆脱经纪业务占比70%的畸形业务结构的难题,后来通过经纪、投资咨询、自营、资产管理和投行等综合业务平台,最终摆脱了这一难题,期货业也应该建立类似综合业务平台,因为靠客户交易来收取佣金的通道模式必须逐渐向理财、资本型业务、用钱赚钱的模式转变。

  与证券业相比,集中度低也是期货“大佬”们难以摆脱的困惑。有数据显示,参照期货公司手续费、代理成交额和保证金等指标来衡量的期货业CR8集中度数值均在30%以内,也就是说,市场份额占前8名的期货公司总合占行业的比例尚不足三成。显然,中国期货市场仍属低集中度的竞争型市场。

  “有些公司有了创新的冲动后,急于求成,代客理财和自营很容易就把公司搞垮掉。”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说,所谓的期货“大佬”们现在业务范围和券商相比仍有差距,与券商同质化竞争固然不可取,但只有一个通道业务也是不行的。不少券商在上世纪末经历挫折,有些公司甚至可用“死过一次”来形容,留存下的券商在风险管理、合规经营方面的能力都很强,而现在的期货公司并没有经过“死神”考验,将来有理财和自营业务后,尤其需要吸取类似教训。

  “上市使得券商迈上了一个重要台阶。”高上认为,证券业已有17家券商上市,在股市形成了一个板块,回顾行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以上市来实现规模扩张显然是一个好办法,而且经过上市辅导过程,公司治理结构也更加完善。从这个角度来说,同样面临公司规模扩大、总体数量减少和行业集中度提高过程的期货业,不妨一试。

(来源:中国证券报)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