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是创新--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时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是创新

陈璐

2012年12月10日07: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相关视频】代表称中等收入者因高昂生活成本陷群体性焦虑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是创新(网络配图)

   “依赖人口红利的阶段已经过去,我们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关于“未来中国的10年”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昉分析,过去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每一个要素都少不了人口因素的影子,中国制造业正是依靠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占领全球的巨大份额;未来10年,倘若人口红利消失,这些增长的源泉也会随之消失,有人担心失去了成本优势的中国会因此降低经济增长率。

  “2010年我国的人口红利就基本消失了。”在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蔡昉就发现了我国的人口红利出现减弱的现象,15~59岁劳动力人口数量开始出现下降态势。之所以选择15~59岁这一年龄区间作为观察区间,是因为蔡昉认为,对于中国而言,这一年龄区间段上的人口是劳动力供给的代表,是“中国特色”。

  事实似乎也证明了我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从2004年开始,沿海地区“用工荒”的状况逐年严重,需要大量员工维持生产的老板竞相提出更高薪、更人性化的条件吸引员工。数据表明,在1995年时,我国的劳动力增长率为10.3%,1995~2009年我国劳动力增长率为9.8%,到了“十二五”期间仅为7.2%,如果以此类推,在“十三五”期间,可能只有6.1%。

  一方面,缺少充足劳动力作为保障;另一方面,老板们为了聘请劳动力使出浑身解数,提高了制造业的成本。这引起人们对中国能否保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担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也承认曾经充足的劳动力是中国经济的“加分”项目,但他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在全球范围看,虽然中国的劳动力占总人口比在下降,但相对其他国家来说仍然比较高。

  人口红利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蔡昉向记者说,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些企业通过买机器替代人,没有这个力量的企业可以提高管理水平,调动人的积极性,用其他的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到那时,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些企业就进入了新的增长时期,归根结底是靠技术的进步,生产率的提高。”

  在姚洋看来,中国的企业应该有所惊醒,一方面坚持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注重资本积累。

  人口红利消失后,众多经济学家担心中国会像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一样,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未来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两个根本原因是未来投资增长速度趋缓,和劳动力供给可能出现负增长的状况。”蔡昉解释说,由于我国过去过度依赖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这种不平衡是不会持续的,同时随着投资深化,资本报酬出现下降的现象,这导致未来中国的投资增长率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这种投资增长率的降低会进一步加重劳动力供给的短缺。

 

(责任编辑:郝帅、乔雪峰)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