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媒体在北京进行调查,真的发现有些出租车司机一听到要去的地方远就直接说不去,还有些人高峰时段是只拉一些熟悉的客人,其他人根本不管。
杨宏山:我想管理应该是主要的因素,出租车的打车难从根本上来讲是属于总量上的失衡,就是这种城市的运行过程中,人们对出租车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我们今天在城市的出租车的管理上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采取政府严格监管。尤其像北京这样一种模式,是由政府部门进行审批,然后企业进行承包制运作,所以整个投放市场的出租车的数量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但是在需求不断的扩张而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最终导致的一种结果实际上就是出租车打车非常的困难。
在北京今天另外一种情况,北京出租车的价格实行政府调控,它的价格又是很刚性的,固定在这个地方,需求很旺盛,这种供给不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导致这种出租车打车包括拒载现象就很普遍,尤其是上下班高峰的时候,进城尤其到城里面出租车由于遇到交通的拥堵,油耗又上升,那么出租车司机拉的里程上不来,他所挣的钱就很有限。这种情况下他就会挑肥拣瘦,愿意在四环、三环这种主干道能够跑得起来的地方拉活。进城的路线,很多出租车司机就会有各种理由,包括要在这个时候交接班等等来搪塞,实际上在选择能够增加自己收入的更好的一些活。
社科院的报告当中建议解决打车难这个问题要坚持优先发展公交战略,并且调整出租车的运价结构,出租车的市场定位原本是为外来商务旅游人员以及城市的应急人员出行服务的,通过价格杠杆分流一部分客源,把出租车真正的留给需要的人。
杨宏山:应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方面,当然这个问题的前提在于要改进我们的公共交通,当公共交通没有有效的改进的时候,尤其是包括很多市民也存在这种应急的行为。应该说,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不是应急或者其他的考量,人们更多的可能还是会选择公共交通体系来出行,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公共交通本身的舒适性和便捷性都亟待改进。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人就会退而求其次来选择出租车出行。而出租车价格的定位是一种长期以来刚性的价格。这些年里面物价水平增长了很多,但是出租车的价格基本上没有调价,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出租车乘坐的门槛就进一步降低。所以就会有更多的人群会选择使用出租车作为日常交通出行的一种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也加大了我们打车难的现实状况。
其实从城市管理来讲,实际上规划在先管理再后,规划实际上是城市的一个龙头,我们看到今天城市的一些中心区的拥堵与历史上规划的一些欠帐是有关系的,包括过去规划的时候,一些主要的交通枢纽与枢纽之间缺快速通道的链接。包括北京这样的城市也一样,它的机场和它的公交尤其是机场和它的火车站和其他的大型的枢纽之间有没有快速通道连接,如果没有快速通道连接,人们在转乘的时候,尤其是外地人第一选择自然是出租汽车。
另外还有一些像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布局是否合理,像医院如果大量的医院都集中在内城,城市的中心区,实际上就导致很多的人口都要到城市中心区来寻找医疗服务等资源。所以我们看到在北京医院的门口打车也很困难,自己开车也不行,因为开车来到这个地方没有停车位就会被贴条。这样的东西实际上是我们在城市生活的一些基本的服务需求,但是由于过去我们在规划上有一些欠帐,使得今天我们不得不承受着这种由于过去规划没有到位带来的这些,给我们生活和出行带来的不便,这个意义上来讲,规划的工作要继续的未雨绸缪更好的推进,今天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规划的需求仍然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