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战争"已开战 通货膨胀恐又卷土重来【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全球"货币战争"已开战 通货膨胀恐又卷土重来【2】

张茉楠

2013年02月04日14:1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手机看新闻

  全球通货膨胀恐又卷土重来。

货币政策宽松也引发人们对通胀的担忧。2012年以来,受欧债危机持续恶化等因素拖累,世界经济出现同步放缓,需求不足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基础大宗商品价格一度呈下行走势,包括全球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价格指数(PPI)在内的通胀水平普遍有所回落。然而,发达经济体CPI涨幅依然高于其央行所设定的目标位,新兴经济体通胀水平更是经历了小幅回落后又再次上升,其通胀水平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三季度后,全球量化宽松大潮进一步推动新兴经济体CPI趋势性回升。

就目前情况看,尽管短期内世界经济还处于下行周期,但导致未来通货膨胀的因素正在积聚:一是在2012年内两轮量化宽松的推动下,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飙升至3万亿美元,基础货币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美国财政断崖式冲击有所缓解,全球风险资产可能流向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从而加剧输入型通胀风险。二是欧债危机趋于稳定,风险偏好情绪可能卷土重来。三是美国、欧盟、中国经济复苏信号增强,需求反弹,将推动全球产出缺口逐步减小,资源价格继续走高。

  由“灭火”思路转向中长期发展思路。

真实的复苏依赖于中长期的结构性调整。2013年世界经济可能优于2012年,但两个月后,美国还必须削减开支计划以及国债上限,欧元区也将迎接债务融资高峰期,发达国家去杠杆化所引发的财政紧缩、消费紧缩将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持续影响,并对可持续复苏产生压制。而从更长期看,本轮危机不仅是周期性调整,更是结构性调整,已经接近尾声,因为这是经济全球化以来第一次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大调整、周期性调整,但结构性调整还只是刚刚开始。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调整财政收支结构,重估福利制度,恐怕主权债务危机还会反复,“悬崖式”冲击还会不断上演。

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发达国家经济放缓,以及大规模量化宽松的双重溢出效应也在向新兴经济体扩散,高度依赖商品出口和资源出口的新兴经济体无一例外地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经济增长模式也难以为继。提高要素效率,加快结构性调整应对潜在增长率下滑,并实现外需向内需增长动力的转换迫在眉睫。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真实的复苏必须依赖于更深层次的改革,结构调整得越彻底,经济复苏才越可持续。□

 

 

(责任编辑:李海霞、乔雪峰)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