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出来前夕,李克强总理提出一个新问题:怎样通过推进制度建设来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后劲,从而让我国的经济增长能够站稳脚跟?显然,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给予不同的回答。在我们看来,真正能让中国经济产生强大而持续后劲的制度建设,非国民收入分配改革莫属。道理很简单,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强劲且可持续的动力只有居民消费需求,而能撬动居民消费需求的改革则只有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热点话题,这些年来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经过学术界和舆论界的大力宣传,即使不能说是妇孺皆知,也业已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但遗憾的是,与宣传方面的成功相比,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在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却乏善可陈。这背后的原因很多,我们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人们的注意力过分地集中在前三次分配(尤其是前二次分配)环节上面。
然而,我们的研究显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最主要成因并不在前三次分配环节之内,而是初次分配之前的“生产要素获得与利用的不规范”和第三次分配之后第四次分配(即地下经济领域里发生的收入分配)。前者处于初次分配之前,由于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还没有完成,其真实情况如何,往往难以界定。后者则更是处于国家统计范围之外,其真实情况如何,更是无从获知。在这种情况下,出台的任何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如果忽视了“生产要素获得与利用的不规范”,则无异于“上游污染,下游治理”;而如果忽视了第四次分配,则更是“地下问题,地上求解”,两者皆不可能成功。
由此可见,要想卓有成效地进行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就必须跳出前三次分配环节的局限,推动国民收入分配的“全链条式”改革。其中,当前的政府体制既是“生产要素获得与利用的不规范”的助力,又是第四次分配的动力,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