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投资者越来越确信美国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加上新兴市场经济出现疲态,近期资金大规模由新兴市场转向欧美市场的趋势更加明显。如果美联储如其此前所暗示的,在9月就开始缩减购债规模,亚洲市场将面临更严峻的资本撤离考验。
美国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全球新兴市场股票基金在过去的12周内第8次出现资金净流出,新兴市场债券基金则继续扩大着自5月底以来的资金流出规模。而近期EPFR监测的欧美股基均实现强劲的资金净流入,欧洲股基资金净流入额在最近一周创下66周以来的高点。
彭博数据显示,美股指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今年累计流入近950亿美元,新兴市场股市ETF则流出84亿美元。资金自去年11月以来每月均在流入美股ETF,7月流入金额达到320亿美元,创下2008年9月以来最高。新兴市场股市ETF资金则在过去6个月中有5个月流出。
分析人士指出,来自多方的数据显示,资金正加速从亚太区市场,特别是新兴经济体中撤出,并快速流入欧美市场。美国仍被认为是全球最稳定的经济体,今年以来的多项重要经济指标都表现强劲,美股今年良好的涨幅更使投资者对美国投资市场充满信心。欧洲尽管仍未完全走出债务危机阴霾,但近日也显露出复苏迹象,股指走出上涨行情。而反观近年来增速较快的新兴市场,今年以来却出现“疲软”迹象,在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削减资产购买措施,从而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资金无疑会选择更为稳定且收益最大的地区。
市场人士普遍预计,在美联储退出量宽政策的最终时间表落地前,亚太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市场波动或将加剧。美联储目前每月的购债规模为850亿美元,并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超低水平。彭博对经济分析师的一项调查显示,65%受访者预估美联储9月将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第一步可能是将每月购债规模缩减100亿美元至750亿美元,最终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在2014年中期结束。
花旗集团的研究报告指出,资金撤离将导致新兴市场股市下跌,并且直接推高当地国债收益率,加速本币贬值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这又进一步加剧了股指波动。预计在美联储9月的货币政策例会前,亚洲股市和汇市料将面临更频繁的波动。其中,泰国、印尼、印度等市场的压力相对较大。
美银美林全球新兴市场固定收益主管阿德斯表示,在目前的“政策真空期”,一旦美联储真正开始实施退出政策,新兴市场的资金面或面临更大的压力,股市的流动性还会进一步收紧。如果这些国家不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经济都会面临很大困难。
路透社的评论指出,在美联储将逐步退出量宽政策的预期下,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9日升至两年高点的2.85%,预计短期还有上升空间。美国国债与亚洲国家国债相比,无疑更具吸引力,这使得部分投资者重金入场“抄底”,亚洲部分国家债市将面临危机。
部分东南亚国家危机前兆隐现
鉴于近几个交易日部分亚太区股市的急挫,一些持悲观看法的业内人士认为,亚洲国家近期可能出现分化,部分东南亚国家除资金外流之外,还受到经济基本面疲弱的拖累,甚至已经隐现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兆。
印尼二季度GDP增速降至6%以下,为三年来最低增速。上周末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印尼二季度经常项目赤字大幅扩大至98亿美元,前一季度赤字为58亿美元,这也直接触发股指暴跌。该国经济主要依赖出口铁矿石和煤炭等大宗商品,鉴于出口滞缓而通货膨胀依然高企,投资者已纷纷撤出印尼市场。
泰国被其国内媒体形容为“已在技术层面进入衰退”,其第二季度GDP环比萎缩0.3%,第一季度环比降幅为1.7%,这已达到通常对于经济衰退的定义,即GDP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季度出现环比萎缩。同样,泰国也一直面临增长失衡局面,第二季度出现经常项目赤字51亿美元,第一季度则为盈余13亿美元。
吉隆坡联昌国际银行分析师米歇尔·谢认为,目前的市场情绪有一些“金融危机前兆”的意味。这主要归因于汇率、外汇储备以及通胀等重要经济数据不佳。尽管这些国家的政府和央行推出多重措施,但是收效甚微。
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维莱佩斯表示,目前亚太区维持金融稳定已变得更为重要。但因为亚洲地区政府和企业的外部债务负担已较1997年时大大减少,而且各国也有充足的外汇储备。目前的状态也只是隐现危机先兆,如果调控措施得当,不会爆发全面性的金融危机。
法国巴黎银行最新公布的报告指出,与东南亚相比,韩国等东亚经济体近期的抗压性会相对较好,可能更受投资者青睐。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韩国7月流入股市的外资为8.53亿美元,部分弥补了先前大量流出的资金。今年以来,已有120亿美元外资流入韩国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