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

人保部确定延迟退休调研时间表 牵涉各方利益【4】

2014年01月25日22:44    来源:中国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人保部确定延迟退休调研时间表 牵涉各方利益

  延长“双刃剑”

  如果单纯改变法定退休年龄而劳动力市场却无法充分吸纳这些人口,则意味着剥夺了他们在就业与退休之间的选择,使他们陷入窘境。

  记者了解到,人保部通常采取的新政策制订办法是参考社会舆论,随后交换意见,再进行讨论。此次,推迟退休年龄一事,是首次以建议的形式对外公布。

  中国在长期享受“人口红利”之后,许多人预期这一经济增长源泉即将于2013年前后,随着“人口抚养比”的停止下降而消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员蔡昉指出,人口老龄化并非只是不同年龄组之间比例关系变化的反映,还是人口预期寿命提高的结果。

  按照蔡昉的理论,把身体健康的因素与人力资本积累(包括教育、培训和干中学)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有效工作年龄理应伴随预期寿命的提高而延长。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把实际退休年龄向后延,从而扩大劳动年龄人口规模,降低每个劳动年龄人口供养的退休人数。值得注意的是,法定退休年龄与实际退休年龄是不一样的,实际退休年龄可能因劳动力市场状况而产生巨大偏离。

  在调研之后,蔡昉发现,“真正能够改变人口工作时间从而对老年人供养能力产生影响的,是实际退休年龄。把实际退休年龄从50岁延长到60岁,可以大幅度降低老年人口抚养比,即把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供养的老年人口,从2050年的109人降到58人。”

  这一数字的对比是惊人的,虽然表面上看,延长退休人口年龄是切实可用的办法,但是,在中国的应用并不切实际。

  “即便自己50多岁的时候仍然可以工作,但是也没有什么企业愿意使用50岁的人。”一位企业员工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表示,“退休年龄不够,又找不到工作,这中间几年就意味着没有收入。”

  蔡昉同样也指出,如果单纯改变法定退休年龄而劳动力市场却无法充分吸纳这些人口,则意味着剥夺了他们在就业与退休之间的选择,使他们陷入窘境。很多发达国家把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作为应对老龄化及养老基金不足的手段。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情况截然不同,使得这个做法不应成为近期的选择。

  此外,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数,60岁人口只有6年,比24岁人口(10年)低了40%。这意味着年龄偏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比较弱势。“所以,我主张加强教育和培训,创造未来提高退休年龄的条件。同时,也不排除针对某些高职称的科技人员和教师实施自愿基础上的弹性退休制度。”他说。

上一页
(责编:李卓、王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
  • 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
  • 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