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2014年阶段性专题>>中国经济报告

中国经济在走向衰退吗【2】

2014年04月04日16:52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综合    手机看新闻

改革的次序和节奏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已经确定,接下来,最为重要的就是推动这个方案逐步落实。当前,改革应如何起跑?有学者认为,改革应易者先行。那么深化改革的步骤应如何把握?今年改革的“路线图”应如何绘制?

刘尚希:改革要基础先行,各项改革之间要做好协同、协调。改革进入深水区,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只要是改革,都会经历艰难的过程,现在,改革的约束条件更多了。必须将改革纳入法治轨道。行政审批权,该放的一定要放足,不该放的也不能乱放。比如城市规划权,是否应下放?如果下放不当,就会出问题。跨区域的整体性规划,应在上面,不能下放。有些权力是下放给市场还是放给社会?抑或由中央下放到地方?这都需要做全面深入的风险评估。

该不该放和能不能放,是两码事,具体事项要具体对待。比如环评,如果把环评的要求具体化和细化,如评估流程、技术标准、风险揭示、应对措施等,让每一个项目投资者都知道怎么做,从“要我做环评”变为“我要做环评”,监管部门抽检,发现不合格的严格处罚。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类审批就可放手,不需采用行政审批方式。若是很多规则、标准没有具体化、细化,还是在审批官员的脑袋里,那就无法放,只得通过行政审批来控制环境风险。因此,下放行政审批权还得看是不是出于官员“真心”,若是不想放权,总是可以找到理由,甚至通过制造风险来保住权力。

现阶段,应把放权更多理解为分权。原来单一主体下的放权,是放风筝式的放权,往往放过了头,就乱了,又收,不断循环。这种放权没搞清楚哪些该放,哪些不该放。而分权,则要定位准确,把多元主体之间的责权利界定清晰,否则,就会错位。可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没有那么容易,不是简单地一放了之、放任不管。

分权改革需要新的制度基础。不同制度的运行,需要不同的制度基础设施。这就像高速列车和慢速列车,其所依赖的路基和铁轨是不同的。若没有新的制度基础设施来支撑,改出来的好制度也难以有效运行。对此,当前人们在认识上有盲区,学术界看不到,行政部门有感觉,但认识不深。把制度改了,制度依赖的基础没有跟上,改革就大打折扣,甚至无法运行。当前,需要大力加强制度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在这方面的欠账太多了,改革进程就会受到影响。

刘胜军:改革面临的困难,就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意识形态障碍和既得利益者的障碍等。理论上,国企是不应该存在的,但是,即使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方案,仍然强调公有制地位。如果我们的观念不突破,改革就难落实。国企垄断怎么打破?打破了就威胁公有制的地位,涉及政治上的问题,就很敏感。

目前的改革,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减少行政审批,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这是一场自我革命。官员愿意自己放弃权力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接下来改革要解决的难点。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改革像过去十年那样流于形式,也不是没有可能。

温天纳:在改革实施的先后次序上,须参考宏观与微观经济形势,我给出的先后次序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国企改革,能源改革,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改革中的行业门槛改革。至于其他较深层次的改革,如土地改革、金融改革中的利率市场化和汇率自由化改革,因涉及风险较大,难以大幅突破,必须考虑环球与中国形势变化,一步步地渐进。

以前,整个经济的发展是由国有经济拉动,效率不高,间接造成现在的信贷风险。行政审批下放或取消有利于经济市场化,有利于转变政府角色,有利于形成公正的市场环境。

任何所有制、所有权与市场对接,都要靠产权制度的完善来实现

互联网金融撬动银行版图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权。3月4日的两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潘功胜和易纲三位全国政协委员一天之内被追问四次,均表态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不会取缔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并将加强监管。如何评价这个表态?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如何?

刘胜军:中国金融领域的突出问题是金融体系效率低,价格管制,利率双轨制。例如,美国有7000多家民营银行;中国的200多家银行大多是国有的,是为政府、国企服务的,不是为民间创新服务的。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民生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等,分量微不足道。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两会期间表示,已选择部分民营资本参与民营银行试点,首批确定5家,将在天津、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开展试点。但是,我对民营银行开放试点不甚乐观。银监会批准的某些民营银行规模小,需要强势的银行出现,如阿里巴巴、腾讯开银行,对中国银行版图的改变才有意义。自下而上的创新突破,不需要政府鼓励,只要政府不把它们关掉就行,这比中央顶层设计更重要。当然,底层创新和顶层设计结合起来会更好。

温天纳:最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传统银行是个挑战,竞争的环境导致银行在利率、借贷方面面临压力,有些银行不计成本,导致整个金融体系不稳定,存在风险。金融改革中,引进民营资本,难免带来新竞争,要有风险管理体制。

混合所有制搞得成吗

当前,地方国资改革正在加速。3月8日,重庆市国资委主任透露,该市将用5年左右时间在八成以上竞争类国企实现混合所有制,相当一部分国企会全部退出。3月7日,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表示,该省正起草国企国资改革方案。

与上海国资改革类似,两省市方案也主要着力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具体举措包括调整国资布局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等。

习近平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牟取暴利的机会。

中国经济报告:国企改革会否“一混(合所有制)就灵”?

刘胜军:国企民营化在中国还是一个敏感事物,在这种背景下,混合所有制能搞得好吗?我的观点:一是如中共十五大所明确的,国企退出如房地产一类的一切竞争性领域,不与民争利。二是打破垄断。中石化只开放几个加油站没有意义,要允许民营资本与之平等竞争,平等开油田。三是政企分开,企业和企业领导不应有行政级别。据报道从2012年3月开始,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正式升格为副部级单位,这种现象能算真正的改革吗?不是倒退吗?

真正做到以上三条,混合所有制才有可能搞成。

温天纳:从全球市场看,中国国企市场占比太高。国企在资源配置上有局限,与市场经济规律有冲突,一些市场应该淘汰的,它却在投入资金,新建产能。国企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不强,减少国企占比是有重要意义的。

同时,国企具有排他性,以往一些垄断领域有门槛,市场效率高的民营企业无法进入。打破垄断,由市场配置资源,既是增强中国经济活力所必需,也是中国与国际接轨的需要。2014年,中国政府计划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其中可能会涉及国有资产转让。

刘尚希:从现代经济看,所有权越来越虚化,而产权越来越实化。任何所有制、所有权与市场对接,都要靠产权制度的完善来实现。所有权可进一步分解为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各种形式的产权,并分割收益权。

市场经济运行需有完善的产权制度,产权背后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并不重要。典型的如股份制,这种情况下,产权越来越混合了。我们应把重心放在产权制度完善上,而不是放在所有权的性质上。过去,我们在认识上有误区,认为只有在私有制基础上才能形成产权制度,也把产权与所有权混为一谈。产权制度是适应资源流动、配置重组并获取收益的要求而渐渐形成的财产组织形式。无论何种所有权,无论国企还是私企,都有产权改革问题。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大势所趋,但要避免像习近平同志说的,“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牟取暴利的机会”,就要严格预防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利用这个机会,官商勾结,瓜分国有资产,损害公众利益。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第4期)

上一页
(责编:赵发伦(实习生)、夏晓伦)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
  • 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
  • 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