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塑化劑風波后停產6天 現已恢復包裝生產--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

酒鬼酒塑化劑風波后停產6天 現已恢復包裝生產

李媛

2012年12月05日08:32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中國酒業協會17個月未向公眾公布白酒含塑化劑情況,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為酒鬼酒董事長

  12月3日,在停產6天后,酒鬼酒宣布完成整改,恢復包裝生產。

  股市對此做出了正面反應:這家因塑化劑風波而損失慘重的湖南酒企,昨日封上漲停板。

  塑化劑風波持續十多天以來,僅從市值來看,白酒股市值累計蒸發已達千億。

  在風波伊始,兩家行業協會——中國酒業協會和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先后發聲,力挺白酒行業。隨著事態擴大和發展,又先后失聲。同時,中國酒業協會的聲明顯示,協會早在去年就已獲知白酒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卻未將相關情況公之於眾。而據記者調查,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的會長和常務副會長分別是酒鬼酒董事長和執行董事。

  這兩家行業協會為何未對行業起到監督作用,它們為何要說“醉”話?

  沉默的17個月

  在塑化劑問題上,白酒行業對公眾保持了17個月的沉默。

  11月19日,酒鬼酒被曝“塑化劑超標260%”,一時間公眾嘩然。而實際上,這個消息對一些人來說並不“突然”。

  11月19日當晚,中國酒業協會發表聲明稱,“通過對全國白酒產品大量全面的測定,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

  對於這份聲明,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副秘書長甘權說,“媒體對網上文章的斷章取義讓我們不得不在官網發布聲明澄清。”

  聲明顯示,早在2011年6月,台灣塑化劑事件爆發后,“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分別與全國重點白酒企業、國家相關檢測、科研機構進行溝通並布置調研任務,要求全面查清白酒中的塑化劑產生來源。”在掌握情況后,於2011年12月發布通知,要求白酒企業“禁止在白酒生產、貯存、銷售過程中使用塑料制品,加強對接觸白酒的塑料瓶蓋的檢測。”隨后,中國酒業協會在2012年4月和2012年7月的兩次行業會議上,再次強調嚴控白酒產品塑化劑含量的要求。

  有一處細節顯示,11月19日的聲明中所附帶的調研報告落款處標注的是“八月二十號”。這意味著3個月前,關於白酒中塑化劑含量的調研內容已經成型。

  從2011年6月“要求全面查清塑化劑產生來源”,至2012年11月酒鬼酒爆出“塑化劑超標260%”,中國酒業協會和相關廠商未將這些情況告知公眾。在塑化劑問題上,白酒行業對公眾保持了17個月的沉默。

  為什麼長時間保持沉默?11月26日,在中國酒業協會的辦公室裡,甘權對記者說,“我們不確定是否有害,不確定的事情,我們不能亂說。”

  在那份聲明中,中國酒業協會給出的觀點是:塑料制品(設備)在白酒產品生產過程中,從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現因塑化劑致病案例。

  據環境化學與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介紹,從動物實驗看,塑化劑攝入肯定有危害,只是根據不同人體條件和攝入量不同危害程度不同。塑化劑在人體內排出慢,且總有殘留,積累效應會對人體免疫力、男性性能力等造成傷害。

  對此,擁有眾多白酒專家的中國酒業協會沒有給出明確說法。

  資料顯示,中國酒業協會下設有專門的白酒技術委員會,包括國內100多位酒業專家顧問。協會理事長王延才,1982年大學一畢業就被分到當時的輕工部食品局釀酒處,從事酒業研究已30年的他,本身就是白酒行業的專家。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鄭風田教授表示,“如果酒業協會當時能夠借助該事件進行自我審查處理,其震蕩與影響應該比現在要小得多。”

  記者查閱中國酒業協會網站,協會章程中寫道:協會有義務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對本行業的產品質量實行監督,發布行業產品質量信息。

  “既然知道白酒塑化劑事件,就應該公布。說出來並不是危害企業,而是救活整個行業。”曾擔任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的張金福說。

  事發之后,記者一直試聯系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和副理事長王琦,但兩人的手機連續多天處於關機狀態。

  董事長、會長一肩挑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和常務副會長趙公微,正是現任酒鬼酒公司董事長和執行董事,同時也是酒鬼酒大股東中糖集團的總經理和副總經理。

  在中國酒業協會發聲之后,11月21日,另一家行業協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也在官網發布聲明力挺白酒業,稱“白酒生產過程中確定不會產生塑化劑,也絕無需要使用塑化劑,塑化劑來自於酒液接觸的塑料制品中產生的遷移,遷移出的量也隻可能是微量。”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和中國酒業協會是中國兩大酒類行業協會,前者偏重於協調銷售市場,后者偏重於對產品質量監督。

  從職能上看,中國酒業協會出面解釋白酒塑化劑事件理所應當,而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並不對此事直接負有解釋責任。

  與中國酒業協會相同的是,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對行業內塑化劑問題亦有了解。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劉員說,“我個人覺得這點含量對人體沒有任何損害。中國酒業協會可能考慮如果說出去,很多東西就說不清了。”

  劉員表示,“在媒體報道前,很多酒廠已在整改生產線上的塑料制品。”他補充說,“酒鬼酒也在整改,只是開始比較晚,就在一兩個月前。”

  資料顯示,中國酒類流通協會與酒鬼酒公司頗有淵源。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址設在位於北京西直門商圈的中國糖酒集團大廈五層,與酒鬼酒北京分公司同處一棟大樓中。在這棟大樓臨街的顯著位置上,一眼就能看到酒鬼酒的標志和門店。

  更為“巧合”的是,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和常務副會長趙公微,正是現任酒鬼酒董事長和執行董事,同時也是酒鬼酒實際控制人中糖集團的總經理和副總經理。

  按照行話來說,酒鬼酒是目前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的“會長單位”。

  “如果龍頭企業把持會長職位,企業面臨危機,肯定會利用協會的便利應對危機。”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副教授賈西津說。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郎友興則表示:“現在很多行業協會的會長副會長是企業老總,所以發生行業丑聞的時候,替行業辯解往往是協會的第一反應。”

(責任編輯:楊波、呂騫)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