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我國經濟增速呈現放緩趨勢,而我國股票指數變動與宏觀經濟變動間存在較高正相關性﹔中小盤股票漲幅較大但盈利增長滯后,導致估值壓力高企﹔大盤股票市盈率估值較低但受制基本面,上漲動力亦不強等因素來看,四季度市場上漲空間不大,但同時,上証指數等大盤指數下跌空間亦不大。四季度主要存在局部行業和個股機會,並分布於中游制造行業和下游消費行業。此外,四季度投資者可重點圍繞調整結構主線、改善民生主線和深化改革主線進行布局。
經濟增速放緩市場上漲空間受限
中國經濟呈現增速放緩趨勢,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速預計為7.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預計呈現穩中有升趨勢,上限不會超過3.5%左右控制目標。從較長時間的變動趨勢看,中國主要股票指數變動與中國宏觀經濟變動之間存在比較高的正相關性。過去五年,中國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與上証指數季度收盤點數變動方向一致,上証指數一般提前中國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一個季度左右見頂或者見底,有時是同步見頂或者見底。2014年前三個季度,股票二級市場出現較大幅度上漲,上証指數最大漲幅在20%左右,對上半年經濟增速上升已經做出了比較充分的反映。考慮到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增長7.5%,2015年預計增長7.3%左右,因此股票大盤指數上漲空間不大。
從市盈率估值角度看,2014前三個季度,中小盤股票價格上漲幅度較大,但是其淨利潤增長速度相對滯后,導致中小盤股票市盈率估值出現較大幅度的上升。截至三季度末,創業板綜合指數成份股市盈率上升到70倍左右,接近於歷史高位﹔中小板綜合指數成份股市盈率則上升到46倍左右,也接近於2008年以來的歷史高位。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制造業和非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工業增加值、工業企業利潤等指標看,中小企業經營情況依然困難,預計四季度中小企業淨利潤增長幅度難以超過前三個季度。由此,中小盤股票價格經過較大幅度上漲以后,積累了較大風險。
從這個角度看,大盤股票市盈率估值則仍然處於較低位置,截至三季度末,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市盈率僅為9倍左右。但滬深300指數成份股主要由銀行、保險、房地產、建筑、煤炭、石油、鋼鐵、運輸等行業股票構成,這些行業在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環境下,經營規模和盈利水平上升空間預計不大。因此盡管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市盈率估值較低,但股票價格上漲的動力也不強。同時,由於大盤股票市淨率估值仍然處於歷史低位,且上証指數走勢遠遠落后於國際主要股票指數,上証指數等大盤指數四季度下跌空間也不大。
四季度布局三主線
經過前三個季度的上漲,目前股票二級市場估值水平已經有了較大幅度的上升,但是四季度仍然存在局部行業和個股的機會。
從整體行業分布來看,2014年四季度,中游制造行業預計存在較多機會,儀器儀表、運輸設備、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電氣機械、電子設備、汽車制造、化學制品等行業指數預計將繼續強於上証指數﹔但工程機械、礦山冶金機械、水泥等建材機械、氯鹼化學制品等行業受經濟周期和政策影響,預計將弱於上証指數。
另一方面,今年四季度,由於國內外節假日較多,預計大眾消費熱度不減,下游消費行業中存在較多機會,尤其是信息技術、互聯網、移動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與文化、體育、傳媒、娛樂、購物、家具、轎車、住房等傳統消費融合,開辟了新的廣闊消費市場,醫療、養老行業等在居民需求拉動和政府改革推動下也具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但奢侈消費行業指數預計將弱於上証指數。除此之外,新興消費行業市盈率、市淨率等估值指標處於高位,積累的風險比較大,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大。
值得注意的是,四季度,深化改革、調整結構和改善民生將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股票二級市場也因此存在三條投資主線,分別是調整結構主線、改善民生主線和深化改革主線。其中,調整結構主線包括淘汰落后過剩產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等內容﹔改善民生主線包括發展大眾新型消費,抑制奢侈消費等內容﹔深化改革主線則包括推動國有壟斷行業改革、推動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推動資源價格改革、推動醫療養老制度改革等內容,同時還涉及了企業兼並重組、所有制變動等內容。
(中國証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