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1月18日電(魏倩) 滬港通首日資金出現一邊倒,滬股通額度提前用盡,而港股通僅用近17%。上海交大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錢軍對人民網記者表示,不必過多解讀。滬港通是“試驗田”,隻要規范化,風險控制沒有問題,口子應該更大,可開更多。
從17日全天成交情況來看,滬股通與港股通共使用額度147.67億元。其中,滬股通觸及單日130億元的額度限制,港股通使用額度17.673億元,剩余單日額度87.327億元,使用額度為當日可用額度的16.83%。
截至當日16:00,上証綜指報2474.01點,下跌0.19%,成交額1992.65億元。滬港通指數報2152.85點,下跌0.23%。
對首日呈現“北火南溫”市況,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對媒體表示,滬股通首日交易以大戶、大單和大盤股為主,當中有相當部分為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轉換,新增資金沒有那麼多。另外,AH股價差亦是交易主題。
有分析認為,香港等海外投資者早可通過QFII等投資A股市場,且北上資金成本也較南下低,預計“北火南溫”未來一年內難以扭轉。錢軍則指,不能從第一天情況判斷今后走勢。由於兩地市場交易上有很多細節差異,內地投資者比較謹慎觀望。而香港上市公司多為內地公司,除了門檻外也有其他局限性。“實際上從熟悉程度上說,是人家進來容易”。
另考慮到利率風險,如果短期看好人民幣對港幣升值,交易成本需重點考慮。
不過“首日總體上順利,表現比較理性。北上資金積極是好事,某種意義上好於預期。”錢軍指出,外國投資者並不會跟投國內熱股,他們可以帶來海外的聲音,比如公司治理,現金紅利等方面,大陸很值得期待。
港交所主席周鬆崗17日也表示,額度方面開始這幾天因為多數是買多賣少,上海因為不能即日買賣,當天基本全部是買盤,要等多幾天才能觀察到情況。
而額度調整方面,李小加表示目前沒有時間表,要看市場整體運作情況,收集更多地數據分析后再做評估。他並稱,在全球金融市場來看應該是最大的一次資產重新分配、重新平衡有可能開始。
錢軍亦表示,滬港通是第一次跟國際市場打通意義很重要,是非常好的“試驗田”。過去中國資本市場是過度謹慎,滬港通是可見又控的,其做好的標准,不是上証指數要漲多少,隻要規范化,風險控制沒有問題,口子應該更大,而且應該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