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大盤出現單邊下跌,筆者認為,直接原因是下周24隻新股發行,尤其是周二17隻新股的發行。
其實對於這種走勢,投資者不應該覺得意外,因為在去年6月重啟新股發行之后,每月底的集中發行新股總會造成市場波動。由於下周新股發行規模創下歷史紀錄,可以預見,歷史或將重演,周五的下跌以及下周初的發行壓力將帶來市場短線買點。
而這兩天關於央行降准引發的市場討論也不絕於耳。在筆者看來,這次降准並不意外,因為連續數月低迷的宏觀數據早已預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而近一周多來,人民幣快速貶值引發外匯佔款大幅下降,也使得流動性對沖具備了條件,但問題是當前經濟所面臨的困難並不是一次降准能夠解決的。所以,從這個角度就解釋了為什麼市場不買賬。而這也恰恰反映出當前市場的走弱,因為我們之前曾經說過,其實無所謂利好還是利空,關鍵在於市場環境,環境好了,利空也是利好,反之亦然。
在經歷了去年底權重股的集體暴動之后,伴隨著低估值優勢的消失,以及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權重股早就已經走弱,未來決定權重股的核心要素將是基本面的變化。其實不僅僅是權重股,對於中小盤股來說也是一樣,這也就是我們曾提到的觀點:當市場走勢趨於正常之后,無論大小盤股,都將面臨分化的考驗,而決定分化的主要因素就是對於成長性的判斷。所以,由於在可預見的未來時間段裡,宏觀經濟依然有著較大不確定性,筆者建議投資者一方面通過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對個股基本面作出判斷,另一方面再通過對於公司財務數據的理性分析,綜合來判斷一隻個股到底有沒有確定的成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