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旗下的快的打車,在合並騰訊投資的“滴滴”打車之后,加速IPO步伐。上証報記者獲悉,在“滴滴”、“快的”宣布合並后,滴滴高層在發給內部員工的信件中明確提到要加快上市步伐。
2月14日,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聯合宣布實現戰略合並,滴滴打車CEO程維及快的打車CEO呂傳偉將同時擔任聯合CEO,新公司估值或將達60億美元。此項合並創造了三個現象:中國互聯網歷史上最大的並購案﹔最快創造了一家中國前十的互聯網公司﹔“雙馬”牽手。
據易觀國際最新數據,截至去年12月,中國打車APP累計賬戶規模達1.72億,快的打車、滴滴打車以總計超過99%的份額,佔據了絕對壟斷地位。對騰訊和阿裡而言,打車場景下用戶的移動支付習慣將產生超越打車應用本身的價值。而且,兩者合並后雙方的大數據得以打通,數據傳送的准確度、精確度、 頻度更高,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馬化騰是在滴滴打車的B輪融資中進駐的。2013年4月,滴滴打車獲得B輪騰訊公司1500萬美元的融資。2014年初,滴滴又獲得中信產業基金6000萬美元、騰訊3000萬美元、其他機構1000萬美元共計1億美元的融資,成為首個獲得C輪融資的打車軟件。在當年12月,滴滴最新一輪的7億美元投資則由淡馬錫、國際投資集團DST、騰訊主導。
而快的打車首次得到馬雲的關注,與馬化騰投資滴滴打車幾乎在同一時間。同樣是在2013年4月,滴滴獲得阿裡巴巴、經緯創投1000萬美元的A 輪融資。隨后,快的打車即接入支付寶,用戶可以通過支付寶在線支付打車費用。接著,作為投資方的阿裡巴巴又宣布,將連同其他財務投資人一起注資近億美元。 截至宣布合並滴滴,快的方面同樣已經獲得4輪融資,最近一次則是在今年1月份獲得軟銀集團領投、阿裡巴巴集團以及老虎環球基金跟投的6億美元巨額投資。
目前“滴滴”、“快的”創始團隊持股比例已經很小,資本方佔據較大的話語權。分析人士稱,可以預期的是,在包括“雙馬”在內的實力雄厚的資本方的推動下,“滴滴”、“快的”合並后將提速上市進程。
此外,馬雲對於已入主的A股上市公司也在加速運作。以恆生電子為例,該公司推出的“馬雲版”員工持股計劃,將在3月4日“闖關”臨時股東大會。這份獨步A股的員工持股計劃,不僅事關公司對互聯網金融的布局,而且還孕育著創新業務子公司未來獨立上市等資本盛宴。
據公告,恆生電子將此次員工持股定位為“核心員工入股創新業務子公司”,即設立獨立經營的創新業務子公司,由上市公司及核心員工共同持股,其目的首先是“迎合互聯網經濟和金融創新的潮流,引導公司進入金融創新業務領域,提升公司長期核心競爭力”。
公告對創新業務的界定是:創新業務以互聯網為依托,以平台為核心,為客戶提供多層次、多元的IT托管、資訊與網絡社區、程序化與量化交易平台、 互聯網金融營銷網絡、全球交易通聯等服務,創新業務以客戶為中心,更多的是增值類和服務類的產品線。這些創新業務子公司將實行獨立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恆生電子還明確表示,如子公司滿足獨立上市的條件,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履行相應審批程序后,優先考慮及支持子公司獨立上市。
與設立員工持股有限企業以吸引互聯網金融人才相應的是,恆生電子正大力加碼互聯網金融業務。如,恆生電子決定對恆生網絡進行增資,交易完成后, 恆生網絡的注冊資金將由1億元擴充至2億元。在股權比例上,恆生電子將持有恆生網絡60%股權,雲漢投資和雲夏投資分別持有22%和18%的股權。據悉, 恆生網絡聚焦於財富管理業務,運用互聯網“大雲平移”技術,提供HOMS(機構投資平台)、投資贏家(零售投資終端)、iTP(量化投資平台)、 iTN(交易路由平台)、HS.HOST(雲托管服務)等全系列的雲化產品和服務,為中小投資機構和廣大個人投資者提供專業、高效、安全、社區化的資產和財富管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