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寶琛
今年以來,新三板喜報不斷。截至上周末,挂牌企業數量超過2000家,而去年同期,挂牌企業僅有641家,挂牌數量同比翻了2倍有余﹔同時,總市值也由去年同期的1270億元擴張到當前的7000億元,擴張到了原來的5.5倍。
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在3月的第一周,新三板成交金額從周一的3.68億元,到周五一舉創出10.54億元的歷史新高,當周增幅達到了299.24%,更是驚艷了資本市場。
於是,有人驚呼:駛入快車道的新三板已經迎來了春天。
對於新三板的發展,我們確實不得不驚呼,因為從它目前的發展速度,讓我們看到了其未來的發展潛力。同時,新三板通過其自身價格發現、股份轉讓、定向融資、規范治理、並購重組等功能,實現了企業融資能力提升和公司治理水平優化。
記得此前跟清華大學新三板投融資特訓班創始人、清華大學出版社培訓教育中心主任張超中博士有過交流,他就對新三板的發展充滿信心,認為隨著各項制度的不斷完善,做市商制度的推出,一批強大的新型企業會脫穎而出,甚至有可能成為中國的“蘋果”。
當然,新三板在成為企業做大做強的助推器的同時,也像一個剛剛開放的蓄水池,不斷吸引著大量資金的涌入,讓這個水池開始沸騰。
有數據為証。
《証券日報》3月9日的報道指出,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年底以來,已經有興業全球基金、招商基金、財通基金、前海開源基金、長安基金、九泰基金、國壽安保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南方基金、海富通基金、紅土創新基金、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等十多家公司先后通過旗下專戶或子公司,設立了或正在推出新三板資管產品。
新三板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為新三板准備了“新春禮包”:3月5日,在參加陝西團討論間隙,証監會主席肖鋼表示,今年証監會將調研和試點多層次市場轉板機制,將首先考慮從新三板與創業板之間的轉板機制進行試點,制定該轉板方案是今年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
轉板機制或將在不遠的將來得以實現。對於新三板的未來發展,各方是充滿期待的,這不光體現在挂牌企業的數量上,還體現在市值上,鑒於此,各方對其紛紛表現出好感。
如朱雀投資預計,2015年底新三板挂牌企業總量會超過3500家,同比增長約80%,未來5年有望突破5000家,總市值突破1萬億元,年交易規模達4000億元。同時,隨著長安信托、聯訊証券等公司的加入,新三板告別了小公司領銜的局面,一些大市值公司進入將會成為常態,提高板塊整體估值水平。
可以期待的是,兼顧成熟市場成功經驗和本土特色的制度設計將推動新三板走向資本市場的舞台中央,培養出中國的“蘋果”也應該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