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一批上市公司再發公告,宣布了重要股東的增持事項。據《証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有43家公司公告了重要股東增持事項。
從增持股東的類型來看,控股股東、公司高管皆有,而公告的內容裡,既有提示增持進度的,也有控股股東在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票的事項。
例如,青海明膠發布公告稱,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公司董事長連良桂及其控制的天津濱海浙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投入不低於5000萬元的資金增持公司股份﹔海利生物也稱,7月29日,接到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張海明通知,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張海明通過上海証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增持了公司部分股份,基於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堅定信心,張海明於7月11日承諾計劃以自有資金在未來6個月內,通過上海証券交易所証券交易系統,擇機增持不少於100萬股公司股票。
也有的公司發布公告,對於此前宣布的增持計劃宣告完成。例如,北新路橋稱,公司控股股東在7月15日至7月29日期間增持公司股份,累計增持金額為5300萬元,已完成本次增持計劃。
【相關報道】
大股東的“底” 你敢抄嗎?
導讀:一旦市場二次探底且突破前低,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也將逐漸顯露。當股價低於平倉線時,若無法追繳保証金,大股東同樣也會被強制平倉。如果希望從“大股東股權質押”這個主題中尋找投資機會,那麼,必須要相信一個假設前提:大股東有意願、有能力“自救”。
1。牛市啟動以來,“股權質押”規模激增
2014年7月“牛市”啟動以來,上市公司大股東開始進入了“全面質押”的階段
2014年1月-6月期間,709家上市公司總計完成1853次股權質押,質押股本605億股,參考市值約6233億元,按照30%-50%的折算率,上市公司約獲得資金1870-3117億元。
2014年7月-12月期間,832家上市公司總計完成2393次股權質押,質押股本4042億股,參考市值約40022億元,按照30%-50%的折算率,上市公司約獲得資金12007-20011億元。
2015年1月-7月期間,973家上市公司總計完成2974次股權質押,質押股本842億股,參考市值約15476億元,按照30%-50%的折算率,上市公司約獲得資金4643-7738億元。
雖然,參與股權質押的公司數量在每個時間段內隻增加了100多家,但是,對於單個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來說,不管是質押次數、還是質押規模,自牛市啟動以來,都出現了瘋狂式的增長.
總體來看,我們認為:2014年下半年開始,“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大規模爆發的原因,主要在於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來自上市公司企業內部因素(現金流極度惡化),2012年年報顯示,A股全部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合計約45967億元,同比增速52.8%,而2013年年報顯示,A股全部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陡降至30603億元,同比下降33.4%,造成上市公司現金流極度惡化,因此,2014年,A股上市公司對於資金的訴求非常強烈。
另一方面,是來自於資本市場環境的外部因素(股價飆升),2014年7月,經過多年連續下跌的A股市場終於迎來爆發,僅2014年下半年,上証綜指漲幅就達到了58%,個股方面尤其是股權質押較為容易的主板股票更是瘋狂上漲,其中31支股票漲幅超過200%、191支股票漲幅超過100%、737支股票漲幅超過50%.相同折算率下,股價的飆升使上市公司在股權質押中可以獲得更多資金,促發了大股東股權質押的積極性.
2。泥沙俱下,“大股東自救”帶來投資機會
此前對於這一輪“泥沙俱下”式的暴跌,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集中於場內融資盤和場外配資的連鎖爆倉,然而,在本周一、周二連續兩天的大跌后,一旦市場二次探底且突破前低,股權質押的風險也將逐漸顯露。當股價低於平倉線時,若無法追繳保証金,上市公司大股東也同樣將會被強制平倉,即:銀行將質押的股份以大宗交易、二級市場直接拋售等方式變現,以還本付息。
目前,除了傳統的上市公司將股權質押給銀行進行融資,現在市場上更為常見的是與信托公司進行質押融資,理財產品作為資金提供方.
如果我們希望從“大股東股權質押”這個主題中尋找投資機會,那麼必須要相信一個前提假設,那就是:大股東為避免自己公司的股票被強行平倉、拋售變現,絕不會輕易放任股票價格逼近預警線甚至是平倉線,否則,如果想保住股權,必須掏出大量現金來追補保証金,而在目前的市場和經濟環境下,相信短時間內湊夠大量現金是極為困難的。
因此,如果投資者相信這個假設,或者說如果投資者相信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市值管理能力,那麼,我們建議可以尋找那些“股權質押進行中,股價迫近或已經跌破預警線、平倉線”的股票,買入這類股票並與大股東站在同一戰線上,等待“大股東自救”式的快速反彈。
為尋找股權質押中,股價迫近或已經跌破預警線、平倉線的股票,我們按照以下預設條件進行篩選:
1。市場上股權質押業務的質押率一般在30%-50%之間,本篇報告我們取40%的平均水平來計算。
2。股權質押的綜合成本,粗略按照10%來計算。
3。預警線、平倉線我們分別設定為150%、130%,這樣一來,預警線的計算公式為:預警線=質押股價*質押率*(1+綜合成本)*150%,平倉線的計算公式為:平倉線=質押股價*質押率*(1+綜合成本)*130%.
4。我們在股權質押中,選取以“質押式回購”方式進行的交易,同時要求質押方為上市公司大股東(包含部分持股比例較高的二股東).
5。由於大量上市公司大股東為防止“股權質押爆倉”,選擇了停牌的權宜之計,因此,我們最后篩選出那些“股價位於105%*預警價格以內,且仍然在交易中”的股票。
(詳見下表,點擊查看大圖)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