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基于上市公司股价的估值、实体经济的景气度,还是基于政策市的A股土壤,本轮A股恐怕还是很难如美股一样走出慢牛行情,从目前来看牛短熊长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在上周五证监会发布“今年最为严厉的敲打问责”声音之后,A股市场仅经过5月18日的小幅回调,5月19日再度迎来强势拉升,上证指数大涨3.13%,A股再攀新高似乎指日可待。
相比美股过去七年以来的长牛、慢牛曲线,A股向来有“牛短熊长”宿命。有机构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平均来看,美国熊市持续10个月,牛市32个月,牛市持续时间是熊市的3.2倍,牛长熊短;然而A股熊市27.8个月,牛市12.1个月,熊市持续时间是牛市的2.3倍,呈典型的牛短熊长特征。
美股(道琼斯指数)自2009年3月以7056点起步,陆续攀升至去年底以来的18000点以上高位用了七年,其年均仅为23%的增幅,绝没有A股市场仅短短一年就狂涨120%那般吓人;在过去的七年里,美股每年的增幅均处于16%-30%的合理区间,而绝不像A股甚至一个月就能拉涨20%以上。
自2013年以来,美国经济实现超预期复苏,QE规模也逐步缩减,在此之后的大半年里,美股的慢牛走势并未因此而发生逆反,反而持续攀升的势头更为明显。这也与实体经济面的复苏和逐步向好是吻合的,美国失业率从2009年的接近10%已逐渐降至当下的5.5%左右,工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更是稳步向好,攀升至当前的80%左右的高位。
与美国不同,我国经济自2010年下半年起明显进入下行通道,面临的是比美国周期性调整更为艰难的结构性调整,然而伴随着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持续加码的流动性释放,实体经济不仅久久不见复苏、反而持续筑底,股市成了近乎唯一“吸金”(增量货币)的所在。正是由于资金过量地流入股市,流动性的释放并没有真正降低实体经济的实际利率水平,相反,在政策预期等因素的引导下,当下的股市已经成为了多数人追求短期回报的投资工具,这种行为带来的资金空转(股市泡沫化)最终可能进一步挫伤中国经济。
从股市本身的各项关键指标来看,与我国此轮牛市的高市盈率、市净率和换手率不同,美国6年牛市的市盈率、市净率、换手率都处于稳定、合理的区间,这意味着美股的价值发现功能更为健全。美国道指从7056点涨到18000点上方,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大致保持在10几倍和2倍左右的区间,这意味着在美股上市公司股价上涨的同时,其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在同步提升。
从A股市场的情况来看,2015年5月,在A股接近2700家企业的上市公司中,20%以上是亏损的,与此同时,包含亏损公司在内,56%以上的公司股票动态市盈率超过100倍,至于市净率,低于2倍的已经寥寥可数。
和美国股市200多年的发展史相比,我国的上交所、深交所仅有20多年的发展经验,无论在市场化程度上,还是在其他方面的制度建设上,都更为稚嫩。这让成熟的投资者十分谨慎,追求快进快出的投机客则趋之若鹜,股市由此进入非良性循环,我国股市“牛短熊长”的特点与此不无关系。
因此,无论是基于上市公司股价的估值、实体经济的景气度,还是基于政策市的A股土壤,本轮A股恐怕还是很难如美股一样走出慢牛行情,从目前来看牛短熊长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杨国英(经观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