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最新報告,在截至11月6日的一周裡,18種美國大宗商品的非商業期貨淨多頭頭寸環比減少11%至931048手,連續第5周出現減少,並創自6月26日以來的最低水平。
大宗商品現價終止連跌
據CFTC最新報告,在截至11月6日的一周內,機構投資者對18種美國大宗商品期貨的非商業淨多倉環比減少11%,為連續第5周出現下滑。但截至上周五(11月9日)收盤,衡量24種原材料及大宗商品價格的標普高盛現貨商品指數當周累計上漲1.7%,不僅終結了此前連續3周下跌態勢,且創自9月14日以來最大單周漲幅。
具體而言,在貴金屬方面,在截至11月6日的一周內,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非商業淨多倉為160173手,環比減少10049手,降幅為5.9%﹔白銀期貨非商業淨多倉為34119手,環比減少2098手﹔鉑金期貨非商業淨多倉為37675手,環比減少3331手﹔鈀金期貨非商業淨多倉環比增加599手至9357手。重要基礎金屬方面,銅期貨非商業淨空倉環比小幅減少97手至2197手。
農產品方面,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小麥非商業淨多倉環比大幅增加2776手至45763手,而玉米和大豆非商業淨多倉則分別環比減少3823手和5392手至304808手和177277手。
分析人士稱,機構“用腳投票”和大宗商品價格的差異主要歸結於CFTC數據披露的時間差以及表明市場對於美國“財政懸崖”等不確定性仍充滿擔憂。美國宙斯盾資本公司首席投資官斯坦利·克勞奇表示,投資者對財政懸崖的擔憂十分緊迫,這打壓了市場的多頭情緒。
不過,美國經濟數據的持續好轉和奧巴馬連任后經濟刺激政策的延續也給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提供了支撐。CoreCommodity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亞當姆·奇亞拉表示:“決策者的經濟刺激措施對大宗商品的刺激作用將有助推升需求,我認為寬鬆措施不會很快撤回,因為放緩隱憂揮之不去。”
原油淨多倉降至兩年低點
近期,美國原油供應創新高、投資者對美國財政懸崖的擔憂導致紐約原油期貨淨多倉連續數周回落。
據CFTC數據,截至11月6日,紐約原油期貨非商業淨多倉為122309手,環比減少554手或0.5%,且創過去兩年多以來最低淨多倉水平﹔汽油非商業淨多倉為69940手,環比下降3%,且是連續第3周環比下跌﹔美國民用燃油非商業淨多倉連續第4周被削減。另外,美國四種天然氣非商業淨多倉環比減少5.8%至152972手,連續第2周出現下滑。
分析人士稱,除了颶風影響等偶然性因素外,原油和天然供應的持續充裕或導致供過於求,成為影響投資者做多的主要原因。上周報告顯示,美國原油生產出現連續第8周上漲,日產能達過去18年新高﹔今年上半年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已經能夠滿足國內83%左右的能源需求,這是自1991年以來的最高同期水平。
美國能源對沖基金Again資本合伙人約翰·基爾達夫表示,原油價格的下行壓力是廣泛的,“無論是從地緣政治、對沖通脹還是從需求面上來看,目前都不是買進原油的時機”。(吳心韜)
(來源:中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