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日本經濟對中國依賴沒想象強 莫讓美漁翁得利--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專家:日本經濟對中國依賴沒想象強 莫讓美漁翁得利

吳瓊靜

2012年11月17日09:24    來源:中國網    手機看新聞
在眼下中日關系陷入“政冷經涼”之時,召開中國與日本經貿方面的研討會顯得尤為引人注目。張季風也呼吁我國廣大人民群眾也需要冷靜下來,因為經濟制裁固然會對日本經濟打擊沉重,但中國也不能獨善其身,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中國網11月16日訊(記者 吳瓊靜)近日,在廈門大學召開的“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新格局中的中國與日本”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經濟室主任張季風教授在發言中指出,對日經濟戰中國並不能獨善其身,如果冷靜地思考和計算一下就會發現,日本經濟對中國經濟的依存度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強,依靠經濟制裁很可能導致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讓美國對我國實行的遏制和打壓戰略得逞。

  在眼下中日關系陷入“政冷經涼”之時,召開中國與日本經貿方面的研討會顯得尤為引人注目。

  專家視點:經濟制裁兩敗俱傷

  針對在近期掀起軒然大波的“對日經濟制裁”的話題,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張季風教授指出,日本政府的一意孤行的荒唐鬧劇,激起了國民的強烈憤慨,也已經對中日經貿關系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這些都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也是由日本政府一手造成,日本政府必須及時糾正錯誤的行徑。

  同時,張季風也呼吁我國廣大人民群眾也需要冷靜下來,因為經濟制裁固然會對日本經濟打擊沉重,但中國也不能獨善其身,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他指出,中國對日出口的產品主要是中低端的消費品以及在華組裝的機電產品,短期內對華出口的減少會對日本經濟造成沉重打擊,但不足以致命,而日本可能通過一定時間的調整,將進口市場轉移到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而日本對華出口的產品中高端零部件等中間產品,鋼鐵、電子元器件等原材料,機床等生產設備約佔六成,這些產品當中許多是難以被其他國家的產品替代的。如果這些產品進口斷檔,可能會對我國相關企業的下游生產造成較大的負面連鎖反應。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抵制日貨,可能就是抵制自己。經濟制裁對日本的打擊固然沉重,但對中國經濟的打擊也不輕。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三大經濟體兩敗俱傷,對本來就在歐債危機拖累下不斷下行的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不可低估。

  而針對目前有關近幾個月日系車銷售量大幅下滑的報道,不少網民對此“大呼勝利”的情況,張季風也談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由於在華日系汽車的整車生產廠商中並沒有日資獨資存在,中方的投資比例通常佔比至少在51%以上,產銷量的大幅下跌,中方也同時受損,如果再加上稅收的流失以及中方員工收入的減少等,中方遭受的損失可能不亞於日方。因此張季風提醒到,我們必須用冷靜的頭腦來應對,防止誤傷自己。

  中日關系“政冷經涼” 兩國學術交流難能可貴

  日中經濟協會北京事務所的所長田村曉彥在發言中表示,日中經濟協會作為日中友好團七團體之一,一直致力於推動日中經濟關系的健康發展和促進相互理解。2012年1-9月,按國別計算,日本對華投資為世界第一,約佔6-7%,在華日資企業所催生的直接和間接崗位1000萬個以上。田村曉彥同時表示,中國近十年來經濟發展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中國市場所孕育的巨大商機對於日本企業來說至關重要,正是由於日本和中國的經濟關系密不可分,作為日本經濟界的代表團體之一,日中經濟協會也深切期盼兩國的經貿關系能盡快恢復正常。

  日本立教大學前校長大橋英五教授在題為“經濟產業轉型期的日本與亞洲的關系”的報告中指出,隨著日本制造業向服務業的不斷轉化,制造業中金融資產的佔比也在不斷提高。由於日本曾經成功實現的聚集性大規模生產和大量出口的發展模式早已達到極限,今后的發展方向和機遇應該是加大與亞洲企業的不斷融合,中國企業正是其中日本所面對的最大機遇。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會長、中國社科院原常務副院長王洛林教授在致辭中表示,眼下正是中日兩國關系較為嚴峻的時期,通過學術交流活動來消除誤解,增進兩國友好人士的了解和互信才更顯得難能可貴。

  本次研討會由全國日本經濟學會主辦,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承辦,有來自中國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廈門大學、南京大學等全國從事日本經濟研究、教學、對日經貿工作相關機構的百余位專家學者參加,還有來自日中經濟協會、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日本立教大學、日本大學、日本嘉悅大學、日本專修大學等日方機構的七位日本學者和友好人士的代表。

  與會中日專家圍繞“亞太區域經濟合作”、“中日雙邊經濟關系”、“日本經濟綜合問題”、“日本產業與企業問題”等四大主題,分組進行了討論和交流,並表達了期望兩國經貿關系盡快恢復正常的願望。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李海霞)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