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注塑化劑危害的同時,老百姓更應該關注酒精本身的危害。”酒鬼酒塑化劑事件發生后,羅雲波再一次語出驚人。
——駁斥食品安全謠言,建言食品安全制度建設,在微博晒從外國購買的轉基因產品,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雲波,顯得有些“不務正業”。正是不遺余力地進行科普宣傳,讓他獲得了2012年互動百科“知識中國”年度人物稱號。
轉基因技術是否是潘多拉之盒?面對科學,我們應該秉持何種態度?羅雲波坦言“過去如果懷疑科學,我們就沒有今天﹔今天如果懷疑科學,我們將沒有未來。”
“在關注塑化劑危害的同時,更應該關注酒精本身的危害”
新聞觀點:酒鬼酒事件發生后,公眾對於酒類飲品的安全又產生了新的質疑。
羅雲波:在白酒中摻入塑化劑,一般來說不會對酒的口感性狀產生影響,因此企業可以添加塑化劑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從工藝上而言,酒類飲品比較容易與存儲運輸中的塑料制品接觸。因為酒精本身是一種溶劑,與塑料制品接觸后,可能導致塑化劑進入酒中。無論這次事件最后如何處理,這都應該給企業生產者敲響警鐘,要注意我們在食品加工工藝上的安全問題,今后要杜絕此類問題的發生。
塑化劑進入食品的問題已不是第一次發生,除了酒類飲品,其他與塑料制品接觸的食品,也有一定可能性發生此類問題。此前曾有過篩查,但沒有注意到酒類飲品的問題。
同時,飲酒的消費者也沒必要過分恐慌。我們說毒性物質有個“量效”的概念,如果只是平時少量飲酒,攝入的塑化劑不足以對人的身體造成危害。但如果你天天飲酒,大量飲酒,那我看在關注塑化劑危害的同時,更應該關注的是酒精本身的危害,因為這對人身體的危害更大。
新聞觀點:近幾年食品安全事故頻發,對於公眾的恐慌,應該如何解決?
羅雲波:我國人口眾多,每天生產和消耗的食物量巨大,生產群體規模龐大,然而相對而言技術水平相對低下,安全監管投入不足,因此出現了很多食品安全問題。暴露出我們對食品安全監管仍有薄弱的環節,離消費者的要求還有距離。不過客觀而言,我國食品安全還是有基本保障的,整體環境也在改善之中,公眾不需要過度擔心,更沒有必要恐慌。
“國人應仔細分析,我們這個國家,拿什麼去與人家抗衡”
新聞觀點:許多人對您的關注,是從您宣傳轉基因知識開始的。
羅雲波:轉基因技術是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工程之一,除了轉基因技術以外,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工程還包括大飛機的研制、載人航天探月技術等,其重要程度是相當的。不過后者這些老百姓比較熟知,也大多支持,偏偏轉基因技術遭到了很多質疑,甚至是被“妖魔化”。
轉基因技術遭到反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宗教、倫理的因素,也有政治、經濟的因素。如果我們國家長期徘徊不前的話,會在戰略上陷入被動,現在體現在吃的東西上,今后則會在醫療等多個方面落后,這些技術的戰略制高點就會掌握在外國手裡。
我不知道反對轉基因的人怎麼想這些問題,當然反對轉基因的人,也有很多類型,有些是真擔心,因為他不懂,他害怕轉基因有危害,而有些人就是揣著明白裝糊涂。理性的中國人應該仔細地分析,我們這個國家,拿什麼去與人家抗衡?
新聞觀點:轉基因技術的重要性體現在何處?我們為什麼要大力發展轉基因?
羅雲波:別看我們國家糧食九連增,但始終有一把劍懸在我們頭上。例如轉基因大豆,當年我們決定不去研究,認為中國有幾千年的大豆種植歷史,老外搞不過我們。結果沒想到,轉基因大豆一出現,幾年內我們的大豆就不行了,中國現在已經是大豆純進口國,如果說美國、或者巴西、阿根廷這些大豆出口國不向我國出口大豆,我國的食用油馬上就無法供應,我們的豬肉價格也會飆升。
現在一個嚴峻的形勢是,人家的轉基因玉米又在咱們家門口敲門了,如果玉米再失守的話,中國人就要餓肚子了。好在轉基因玉米我們有技術儲備,我們不僅有已經獲得安全証書的轉基因玉米,也有還在研究過程中的種類。
糧食是戰略資源,掌握在別人手裡,人家想賣就賣,不想賣就不賣給你,主動權就掌握到別人的手裡,我們說話就沒有分量了。
目前迫切的問題,是政府力量和科學組織要讓轉基因的發展在沖擊中保持現狀,不至於后退,同時研究工作要抓緊,要做更多的戰略性儲備,一旦人家敲你國門的時候,你要能拿出應對的產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