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何宗渝 衛敏麗)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局局長彭華崗23日在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組織的“中央媒體走進國資委”座談會上說,解決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廠辦集體企業改革、離退休人員社會管理等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取得了重要進展。
“去年以來,我們梳理了21個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經國務院研究,有11個問題已明確了解決的思路和相關牽頭、參加部門﹔另外10個問題近期已經國務院批准明確了牽頭、參加部門,有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彭華崗說。
與外企和民企不同,國企面臨著歷史遺留的各種社會負擔問題。比如許多國企還有自己的學校、醫院甚至派出所﹔職工進入國企工作后,企業就負責職工工資、看病、養老等。有人將這一現象稱為“政府辦企業,企業辦社會”。
隨著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新的國資監管體系逐步建立完善,有效解決了政企不分、政資不分等“政府辦企業”問題。同時,大部分地方國企的歷史遺留問題也逐步得到妥善解決,但少數地方國企和中央企業有待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仍然較多。
據統計,目前中央企業還有醫院、學校和管理的社區等辦社會職能機構8000多個,對這些機構的費用補貼每年多達幾百億元﹔中央企業現有離退休人員523.6萬人,還有困難職工等100多萬人,企業為此需要承擔大量管理和其他負擔。
“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國有企業還不能完全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彭華崗說。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也認為,這些問題不解決,國企就難以“輕裝上陣”﹔若為企業卸掉這些“包袱”,不僅需要非常大的改革成本,還要兼顧好各方面的利益,特別是要做好員工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