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潛規則:定價要高 吃不死人就行了【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保健品潛規則:定價要高 吃不死人就行了【2】

2012年11月23日16:45    來源:福州晚報    手機看新聞

  最后定價一定要高,這是對消費者價格逆反心理的運用。一旦定價偏低,產品與之前吹得神乎其神的功效在消費者心中自然掉價。“定價參考標准可為保健食品一個月用量不能低於300元,如果是承諾‘50年不壞’的保健儀器,5000元一套或更貴才好賣。”

  南派與蒙派招商都靠打廣告

  事實上,正是因為產品“先天不足”,國內的保健品很少有靠直銷做起來的,一般都靠經銷商,這就涉及到保健品打造的第二個關鍵環節:如何招商?打廣告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

  江湖多門派,保健品行業也不例外。根據經營理念的不同,業內人士將保健品的經營者分為南、蒙兩派。南派更穩健,做渠道做售后做企業,主要以幾個保健品大廠大牌為代表,最典型的就是大多數保健酒品牌。

  而蒙派取義“坑蒙拐騙”,意思是經營者打從一開始就未將保健品作為事業來經營,只是因為保健品行業的准入門檻低、收效快以及暴利性質,打算進來賺一筆就撤。可以說,蒙派是保健品市場規范的最大攪局者,比如超限廣告戰就由他們率先發起,繼而發展為整個保健品行業通症。

  蒙派出手前,保健品行業的廣告規模不大,一般兩版,還是分開打。而蒙派一介入立馬打破陳規,報紙上連著打幾期甚至幾個星期的整版廣告,等貨到了經銷商手上,經銷商為了賣貨,廣告也是整版整版的來。

  上門裝成志願者拉老人去營銷會場

  保健品營銷重中之重就是會議營銷。據說,在保健品行業內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保健品成功的關鍵僅有兩點,一是選擇好產品,其次就是做好人的工作。”“人的工作”怎麼做?

  在陳風的引薦下,記者聯系到在西南地區做保健品經銷的張姓經理。

  “大本營”確立后,為開展會議營銷,接下來就是“陌拜”(對陌生客戶的登門拜訪)與電話預約——從此時起,整個產業鏈開始與消費者發生直接聯系。

  當然,在這之前,經銷商們還必須獲得潛在客戶的聯系名錄。“每個經銷商都有鎖定的區域,區域內的老干局、老年活動中心、干休所都是老人密集的地方,我們通過有償或靠關系拿到這些地方的登記名錄不是太難,”張經理說。

  事實上,據記者調查,名單輸出地遠不止於此。記者接觸到一位李大爺。他說自己以前從來沒接到這樣的電話,直到在家附近的藥房購買過一瓶維生素,導購員以辦卡需要為由索要了他的電話號碼后,預約電話就來了,“說來好笑,同樣的號碼隔天打一次,每次人都不一樣,自報的單位也不一樣,一會兒說自己是老年活動中心的,一會兒又說是社區的,全都是邀請我去參加他們舉辦的關愛老年人活動,明顯坑人嘛。”

  張經理則稱這是電話預約時,公司教給營銷人員的“話術”。捏造頭銜,是想顯得自己的身份正式,放鬆老年人的戒備。營銷人員的電話內容還包括:親昵話語噓寒問暖,介紹活動原因、活動內容並邀請老人們參會,同時問清老人們的詳細地址以便之后登門送請柬。

  會議往往被渲染得相當隆重,但事實上,活動原因和內容多半是編造,會議地點就在公司租用的辦公用地的其中一間,而不是許諾的禮堂或者社區活動中心,人數、嘉賓、現場派贈的禮品量級更是嘴上“跑火車”,現實會議中的一切環節不過都是為宣傳產品最終形成銷售服務而已。事實上,在中老年消費群體中,像李大爺這樣的“清醒者”並非全部。調查中記者還接觸到一位消費者家屬王林。

  王林告訴記者:“他們(保健品營銷人員)做的就是服務。”她不止一次回家時碰見看上去年齡與自己相仿的陌生女孩在幫爺爺、奶奶洗碗或者拖地,談笑風生。“一開始我們還不知道是推銷保健品的,以前沒見過這種做法啊,常常來拜訪,隔三差五送些小禮品,問爺爺奶奶,他們還打馬虎眼說是社區派來關心老年人的社工,接著拜訪的次數有點密集,沒過多久,發現家裡就多了一些藥或者什麼機器,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拜訪’的結果。”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