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款高寒動車組——CRH380B駛出哈爾濱西站。
全程921公裡 設計時速為350公裡 二等座票價285元 將接受80℃溫差考驗
昨天上午9時整,四列CRH380B型高寒動車組分別從哈爾濱西站、長春站、沈陽北站、大連北站四站同時首發,中國首條、同時也是世界上首條投入運營的新建高寒地區高鐵——哈大高鐵開通運營。
哈大高鐵縱貫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全線設23個車站,營業裡程達921公裡,使用CRH380B型高寒動車組,設計時速為350公裡。
根據最近30年的氣象記錄,中國東北三省全年溫差達到80℃,是中國最為寒冷、也是溫差最大的地區。據參與設計哈大高鐵的鐵一院專家介紹,哈大高鐵在設計上突破了“防凍脹路基、接觸網融冰、道岔融雪”三大技術難題。
為積累高寒地區高鐵運營經驗,增加安全冗余,尤其是確保冬季運營安全,哈大高鐵運營初期實行冬季和夏季兩張列車運行圖,分別按時速200公裡和300公裡運營,同時實行與兩個速度等級相應的票價。冬季為每年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共4個月。夏季為每年4月1日至11月30日,共8個月。此次冬季運行圖共安排開行動車組列車67對。據了解,哈爾濱西站至大連北站時速200公裡動車試行票價為:哈爾濱西站至大連北站二等座285元,一等座456元,特等座513元。
■探秘
記者乘首發車
高鐵列車啟動時,記者坐在座椅上幾乎感覺不到震動。出站后,隻需要12分鐘,列車的時速就會增加到194公裡,並保持勻速行駛,座位上並不會感覺到高速帶來的不適。列車在行駛中,車廂內的噪聲很小,記者與周圍人在對話的過程中都不會感到行駛噪聲。
同時,車箱內溫度恆定22℃,是人體最感舒適的溫度﹔車體還有抗壓設計,雖然速度快,但乘客不會感到氣壓變化,不會有耳鳴現象的發生。
每個動車組隻有16個特等座,動車兩端各有8個,其距離高鐵司機的駕駛室最近,相當於客機中的頭等艙。特等座區域也被叫做觀光區,座椅不僅寬大,而且能夠360度旋轉,可以看到駕駛室內司機操作及行車方向正前方的風景,像自己在開車一樣。
最神奇的是,駕駛室與外部隔絕的玻璃帶有“霧化功能”,如果旅客不想觀看駕駛室內風景,可通過座椅上方的按鍵將原本透明的玻璃進行電子霧化,這樣整個玻璃就會自動“上霜”了。
不用擔心在高鐵列車上車速太快、手機信號“跟不上”,記者攜帶的移動、聯通、電信手機,信號始終保持在2格以上(信號滿格為4格)。
記者看到,一等車廂每個座椅下方都有三眼充電插座,記者拿出隨身攜帶的蘋果手機充電器為手機充電,很好用。據介紹,該充電插座也可為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工具提供充電服務。二等車廂則是每排座椅設有一個充電插座。
■突破
破解速度溫度兩大難題
從海南島到黑龍江、從零上40攝氏度到零下40攝氏度、從時速200公裡到300公裡、350公裡……繼京津城際鐵路、武廣高鐵運營、京滬高鐵運營,中國全面進入“高鐵時代”后,12月1日,哈大高鐵正式運營通車,成為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高寒區高鐵,以多項創新成果引領高寒區高鐵“世界速度”。
北國飛馳
“高速度 大跨度 低溫度”
攝氏0度,水開始結冰﹔攝氏零下30度,煤油開始凝固﹔攝氏零下38.87度,水銀開始凝固、溫度計無法工作……攝氏零下40度,中國北車制造的CRH380B型高寒動車組宛如獵豹,以300公裡以上的時速飛奔。
車體縫隙如何阻攔暴風雪入侵、如何跳出“冷凝水”陷阱保護電器部件、克服惡劣天氣對路軌干擾……這些高寒區高鐵的技術難題,一度困擾中國高鐵,也讓全世界高鐵為之頭疼。
此前,世界上僅有運行於北歐和俄羅斯的三條高寒高鐵。這三條線路最長的不到700公裡。即便是運行速度最高的莫斯科到聖彼得堡的“游隼號”高寒高鐵,其以250公裡的最高時速運行的持續時間也不到20分鐘。
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中國高鐵瞄准“高速度、大跨度、低溫度”目標,在2005年全國高速鐵路起步伊始,就已經開始了探夢之旅。
“10月下旬起,東北三省普降大到暴雪,CRH380B型高寒動車組也以完美表現通過首場暴風雪‘考驗’,列車最高試驗時速達385公裡,持續運營時速可保持在350公裡。”中國北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開發部部長孔風說,無數次的試驗証明,哈大高鐵從技術到速度、到安全度均已成熟。
■創新驅動
攻克“世界性”難題
之前的動車組設備艙,是自然風冷半封閉結構,擋板、側部裙板、底板存在很多縫隙,高速飛馳狀態下容易被風雪入侵。中國北車全新設計了自然通風密封型防雪設備艙,經過長期試驗証明,具備阻攔風雪攻入的功能。
列車從冰凍環境瞬時進入濕熱環境,暖濕氣流與低溫車體相遇,除了車體下部的細小冰塊會融化外,車體設備以及管路之間還會產生冷凝水,可能導致電氣原件發生短路或損壞。
CRH380B型高寒動車組,在電氣系統上,進行了冷凝水防護結構優化,在車體、設備艙採取排冷凝水措施,車體外採用防護高標准等級電器零部件﹔在制動系統上,對管路系統採用了冷凝水處理技術,使得冷凝水能及時排掉……
“輪與軌是確保高鐵安全運營的核心,時速達到300公裡,不再是軌道摩擦,空氣阻力佔70%。”長客總工程師趙明花說,“所有高鐵的車軸上,都安裝了軸溫報警器。歐洲的車原來沒有這個軸溫報警器,這是我們根據長距離快速運輸的需要自主開發的。”
路基防凍技術攻克嚴寒地區鐵路建設難題。在哈大高鐵建設過程中,鐵路部門和有關單位充分借鑒青藏鐵路等已有技術成果,針對哈大高鐵工程特點,專題安排科研課題,並進行了無砟軌道路基試驗。通過科研和試驗,成功解決了“凍脹”控制問題。
時速200公裡、300公裡、350公裡……專家認為,哈大高鐵的建成開通,標志著中國高速鐵路已經成功破解速度、溫度兩大難題。(綜合新華社)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