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快遞包裹不翼而飛 公司習以為常 內部偷盜難以監管
管理混亂、法律缺失、監管不到位,這些因素重重疊加,造成了現在的快遞亂象。最大的受害者是消費者,一旦和快遞公司發生糾紛,他們不是被百般推諉,就是投訴無門。
今年的12月20日,做網絡媒體的余先生收到一個活動主辦方寄來的同城快遞,包裹裡裝著一些文字材料和一支錄音筆。余先生說:“我們打開它,錄音筆沒有了。數據線還在,說明書都在。這個都在,就是這個筆(指著說明書),當時一打開,我就看著很生氣了。”當時包裹送達時,余先生不在單位,因此由同事代收,可當他回來打開包裹時發現,包裝盒還在,錄音筆卻不翼而飛了。隨后在包裹的外包裝信封上,余先生發現了和紙盒寬度相當的破損痕跡,在這塊破損的痕跡上,貼補著幾層透明膠帶。包裹明顯有被打開過的跡象。余先生開始聯系申通快遞,但讓他萬萬沒有想到是。余先生說:“信封這裡有監督電話,我們首先打了監督電話,監督給了個電話打到總部,總部沒人接,然后的話我們又打它的區域的分揀中心這邊,就是各個站點這邊,也是打不通,就是至始至終打不通。”
申通快遞的電話一直打不通,余先生唯一能聯系上的,隻有把快件送到公司來的快遞員,他正在打電話溝通的人。但是,這位快遞員反復和余先生強調,他把包裹送到了,他自己的工作也就完成了,別的事情與他無關。快遞員說:“你打公司電話吧,你跟他們去講吧。這個東西,我真的是,我現在根本沒時間來跟你說,我現在還有好多件要送。”余先生把自己的遭遇寫成微博,放在網上。當天就收到了100多條回復,但依然沒有來自申通官方微博的答復,更多的回復都來自有著和他相同遭遇的消費者。無奈之下,余先生決定去一趟申通公司當面了解情況。
申通公司總部在30多公裡外的物流園區裡,而余先生收到的這份同城快遞,發件人離他公司隻有不到十五分鐘的車程。但為了討一個說法,余先生還是決定去一趟申通總公司。余先生說:“像我們今天跑這個路,最起碼(成本)兩三百塊,單程,來回五六百塊,你說你找什麼呢。丟了個400塊的東西,倒貼錢去搞這個事情,沒法搞的。”打電話問路,同事又幫著從手機上查地圖,余先生才終於在偌大的物流園裡找到了申通公司。總公司又在哪裡呢?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余先生終於找到了申通快遞的總部,可總公司的工作人員卻又像踢皮球一樣把余先生的投訴踢回到分公司。驅車30多公裡趕來的余先生堅持要在這裡討個說法。
工作人員最終同意把包裹拿去拍照,這一邊的監察部經理向余先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這位經理告訴余先生,盡管快遞公司內部安裝了大量攝像頭,但是盜竊包裹的案件仍然層出不窮。他說:“他們太會動腦筋了。看到東西好,他就不放上車。放上車就要封件了,就拿不走了。最主要的(易偷盜)環節,一個業務員收件的環節,一個是配送一公裡的環節。”而對於各家分公司用“躲貓貓”“踢皮球”的方式對付消費者的投訴,監察部的經理也感到司空見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