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審批難題 現行標准過高難以獲批
黃培常的苦惱並非隻有超載,還有校車審批也讓他非常“頭痛”。
去年出台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使得校車准入門檻不斷提高,而新標准卻難適應農村的實際情況。諸多困境之下,校車這根連接留守兒童和幼兒園的唯一紐帶被越勒越緊。
黃培常說,《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出台后,加上最近校車事故頻發,河源市校車監管部門提高了校車証的審批標准。門檻提高后,鄉鎮幼兒園發現自購、租用的面包車已很難獲得審批。
“我們的校車是一輛9座的五菱面包車,之前這樣的面包車可以辦校車証,現在卻說不行了。這個問題我也沒有辦法解決,但購買‘大鼻子’專用校車需要十幾萬元,遠非我們這樣的鄉村幼兒園可以承擔。”
有類似煩惱的絕非黃布鎮的幼兒園。麻布崗鎮幼兒園園長徐麗芬告訴記者,其幼兒園有兩輛同樣的校車,之前一輛還能申請校車証,另一輛在去年申請時卻遭到了拒絕。“我按要求安裝報警器和攝像頭,現在還不知道能不能通過。”
河源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管科負責人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家出台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和《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針對校車有著非常細致的要求,校車的審批就是按這些標准進行,但由於標准定得非常高,因此地方縣級監管部門在審批時會適當放寬。“如果要嚴格按照條例管理的話,全省困難地區的鄉鎮校車可能大部分是不合格的。”
徐麗芬說,也不是沒有想過買一部專用校車(設計和制造上專門用於運送學生的專用校車),但隻有一部校車根本來不及接送孩子,而且必須是拿A牌的司機才能開專用校車,聘請司機的成本太高。
另外一個現實問題是,專用校車在鄉村道路上難以行駛。龍川縣教育局一負責人表示,山區很多路都是山路,按規定9座以上車不能進山村鄉道,因此很多幼兒園校車都是7座改8座的。
根據龍川縣教育局出示的2012年春節校車基本情況調查顯示,全縣所有已辦証幼兒園中,共有87家幼兒園使用校車,其中21家幼兒園沒辦校車証,26家未申領校車標牌,22家校車沒安裝GPS,按照《校車安全管理條例》,這些車輛都不能提供校車服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