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運營的近180座機場中,70%虧損,江蘇13個省轄市9座機場有7個“吃不飽”。記者深入調查發現,江蘇不少地市規定所屬各部門、各單位每年包機出行的次數,甚至出台文件強迫下屬單位包機出國出境考察,為機場“輸血”。
江蘇9個機場,7個虧損
今年5月,隨著揚州泰州機場的開通,江蘇13個省轄市密布了9個民用機場,然而,火熱的建設浪潮卻難掩機場運營之蕭條。在江蘇9個機場中,除南京祿口機場和無錫碩放機場外,其余7家均虧損,有的甚至苟延殘喘,淪落為當地的沉重負擔。其中,2012年常州奔牛機場旅客吞吐量為108萬人次,離飽和量500萬人次相差甚遠﹔鹽城機場吞吐量為31萬人次,大部分來源於行業和單位包機。
為何佔比近八成的機場全部處於虧損狀態?原因有兩個:
其一,地方政府盲目跟風修建機場,導致供需嚴重失調。江蘇省政協委員余成安指出,供大於求是導致機場生意慘淡的罪魁禍首,在江蘇,機場密度高達每萬平方公裡0.9個,這意味著全省所有縣級城市、人口10萬以上的城鎮,1個半小時車程內可到達多個機場。並且,為搶奪航線航班,小機場不惜額外向航空公司及相關單位支付補貼費用已成為業內公開的秘密,這無形中抬高了運營成本,對於機場無疑是雪上加霜。
其二,大型機場搞壟斷,中小機場很難“吃飽”。江蘇9個機場中,除南京祿口機場,其余8個均屬中小機場。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在大型機場長期壟斷客源、航線的情況下,中小機場本來就不多的客源極有可能外流至周邊大型機場。比如,無錫碩放機場和常州奔牛機場每天直飛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的航班約五六個,但毗鄰的上海虹橋機場在這些航線上的運力一天可達40多班,而且上海虹橋機場引入了多家知名航空公司,靠低票價吸引客流的現象屢見不鮮,如此一來,中小機場實在難與大型機場共分一杯羹。
機場建一個虧一個,為什麼政府還是熱衷於投入大量資金建機場?歸根到底,是政績工程在作祟。採訪中,各地政府都將機場、碼頭作為炫耀的資本,作為招商引資的城市名片,鹽城市放著優美的沿海灘涂風光和自然生態不炫耀,卻要炫耀建了十多年、年年虧損的機場,實在令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