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2月2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今年1月份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昨天發布,為50.4%,比上個月回落0.2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保持在50%以上,走勢基本平穩。這顯示我國經濟運行保持穩健,新年開局良好。
同時,全國31個省份2012年的經濟“成績單”和2013年的“軍令狀”也陸續公布。2013年貴州以14%的GDP增速預期目標“領跑”全國,上海以7.5%的增速預期目標“墊底”,全國延續“西高東低”的格局,共有24個省份的GDP增速目標設定在2位數以上。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徐洪才認為,24個省份將今年GDP增速目標設定在2位數以上,表明地方政府的GDP情節難以割舍,個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源於中央對地方政府業績指標考核體系太單一,GDP挂帥,往往會引導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地方本位主義。
其次,總體而言政府掌控的經濟資源還是太多,權力太大,特別是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之間的博弈,更多的優惠政策和項目上馬,這樣對地方的發展有利,當然對個人業績表現也有利。
第三,是中央地區對地方政府這種風險存在隱性的擔保,像保姆一樣,因此對地方政府的預算約束力比較差,特別是領導人的責任不是很清晰,導致周期性的,特別是政府換屆時就出現大躍進,結果經濟過熱、通貨膨脹,必然會引起中央政府新一輪的宏觀調控。調控的結果是經濟回落、爛尾工程,出現了銀行壞帳。這種周期性我們已經搞了30多年了,以前計劃經濟時代更嚴重,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仍然有這種情況。
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來解決這種唯GDP是瞻的現象?徐洪才認為,第一要加大改革力度,特別要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市場的權力不要太大了,不要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陷入經濟活動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