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戶籍制度 實現人的城鎮化--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改革戶籍制度 實現人的城鎮化

2013年03月08日11:32    來源:深圳特區報    手機看新聞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

  改革戶籍制度 實現人的城鎮化

  “城鎮化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一大‘熱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到城鎮化時還首次出現‘自由遷徙’一詞。”著名經濟學家、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隻有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才能真正實現人的城鎮化,才能為自由遷徙提供公平的環境。

  解決“三個不協調”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

  “與去年政府工作報告‘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相比,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更強調‘積極穩妥推動城鎮化健康發展’。”王一鳴長期研究我國宏觀經濟和區域經濟,並一直關注中國城鎮化。他分析指出,目前我國城鎮化還面臨“三個不協調”的問題,一是東中西部城市發展不協調,二是大中城市與小城鎮發展不協調,三是城鎮化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協調。

  “我國的特大型城市和大城市人口數量呈趨多發展態勢,交通、醫療、教育等城市承載能力已近極限。”他說,未來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要解決好“三個不協調”。其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規模,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增強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集聚功能。

  “特別是中小城市,如何增強產業發展,吸引人口向其集中是未來重要研究課題。” 他說。

  分階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還首次提出了‘自由遷徙’一詞。自由遷徙是我國大規模城鎮化進程中的現實,人們自由遷徙不存在障礙,問題是農民工雖然實現了自由遷徙,卻沒有享受到城鎮基本公共服務,沒有享受到公平的待遇。”王一鳴同時指出,這背后是一系列制度問題。

  他說,戶籍制度是農民工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的第一道障礙。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特別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衡量城鎮化進程的一個最主要的標志。現行的戶籍制度以及附著在戶籍之上的醫療、教育等各種福利制度極大地限制了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

  不過他也指出,與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僅提出“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相比,今年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戶籍制度、社會管理體制和相關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我國國情復雜,區域差異大,戶籍改革應充分考慮我國區域差異性、發展水平的差距性,不能簡單搞‘一刀切’,而是要分類、分層次、分階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他建議。

  出台配套措施提高地方政府積極性

  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需要相當的成本。一項調查顯示,一個進城的農民要完全市民化,平均成本需要18萬元人民幣左右。王一鳴建議,應盡快建立成本分擔機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提高地方政府的積極性。

  “推進城鎮化過程中,還要注意使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更好地結合起來。”他舉例說,比如,要擴大基本公共服務覆蓋范疇,必須要有財力的支撐,如何讓地方政府積極主動地“掏錢”?讓流出地政府承擔轉移人口的成本不現實,最主要是流入地政府要承擔相應的成本。不過,流入地政府即便有能力負擔,也可能不願意負擔。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他建議,除了建立中央和地方成本分擔機制外,目前我國的一些實踐探索表明,可以把城鎮佔用農業用地與解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挂鉤,使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更好地結合起來。(駐京記者 李萍)

(來源:深圳特區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