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改革背景:八個部門管不好一頭豬--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大部制改革背景:八個部門管不好一頭豬

2013年03月11日07: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黨報談大部制改革背景:八個部門管不好一頭豬

  3月10日,我國大部制改革方案公布。根據提請全國人大會議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國務院正部級機構將減少4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將減至25個。整份方案透露出,今后將以更大力度,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上加快政府職能與角色的轉變。

  八個部門管不好一頭豬

  眾所周知,政府部門在行政管理中,不時出現職能交叉、政出多門、多頭管理、相互推諉等情況,對此,民間戲稱“八個部門管不好一頭豬”,也有“九龍治水”等說法。大部制改革,就是要將那些職能相近、業務范圍趨同的部門集中成一個部門統一管理,減化行政審批,提高政策執行效能,降低行政成本。

  “雖然改革開放后歷次行政體制改革在轉變政府職能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目前政府權責界限仍然不夠清楚,管了大量不該管的事情,抑制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指出。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大部門制改革一定要走出“一個部門管不了、多個部門管不好”的惡圈。大部門制改革的精髓和宗旨在於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消除監管盲區,形成監管合力。

  厘清政府權力邊界

  此次大部制改革不是單純的機構改革,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周文彰指出,這次改革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更加強調“職能轉變”。他說:“職能轉變,就是要明確權力界限和各自的職能,把該管的事情全力管起來,把不該管的事放下,交給社會,交給企業。”

  政府職能轉變,意味著今后政府將適當放權,不再大包大攬。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指出,這次改革,要以更大力度,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上加快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重在向市場、社會放權,減少對微觀事務的干預,同時改善和加強宏觀管理,嚴格事后監管。

  “其中最困難的就是如何厘清政府的權力邊界,明確政府部門之間的權限。”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說,厘清權力界限需要真正界定清楚政府的基本職能和權力,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社會的歸社會。

  劉俊海認為,政府大部門制改革的重要理念就是,政府部門的職責僅在於市場失靈時,啟動行政手段,康復市場的理性與自由,而非抑制和取代市場的理性與自由。實踐已經並將繼續証明,市場有自愈的功能。

  專家們還建議,要充分發揮非政府機構社會管理的力量和職能。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首先,向社會公益組織放權,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服務供給。其次,加快社會組織“去行政化”改革,走出一條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有機結合的新路子。再者,賦予社區更大的自治權,將社區打造為基層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重要平台。他還強調,加快向社會放權、創新社會管理,需要加快建立利益協商對話機制,加強政府與社會的有效溝通,使利益表達與訴求成為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公共產品。

  小政府、大社會、大市場

  專家指出,大部制改革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此次改革只是其中一部分,未來還將對有關部委進行撤並調整。國家發改委中國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研究員易鵬強調,必須認識到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很多問題的解決隻能一步一步來。長遠的目標就是要建立“小政府、大社會、大市場”的管理模式。

  馬凱指出,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要按照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目標的要求,以職能轉變為核心,繼續簡政放權、推進機構改革、完善制度機制、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制度保障。

  劉俊海建議,在推進大部門制改革過程中,應當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進一步弘揚主體法定、職權法定、程序法定、問責高效的法治政府精神。對大部門權力的監督與制衡,除了有賴於大部門的內控機制和慎獨自律機制外,還需要完善法律監督機關(包括但不限於監察機關)的監督程序以及人民法院的司法救濟體系。同時,要強化大部門的信息披露義務,旗幟鮮明地強化社會公眾的知情權與監督權的監督力度,確保大部門權力的運轉隨時處於媒體和公眾監督之下。

 

 

(責任編輯:李海霞、聶叢笑)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