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統一”有多遠?【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養老金:“統一”有多遠?【2】

數據

2013年07月24日10:20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2、“多繳多得”:好的養老制度啥樣?

■案例

北京市的80后國企職工小張,最近算了一筆“養老賬”:小張今年25歲,排除工資增長、利息、養老金調整及物價漲幅等因素,假定其工資為2011年度北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4671.75元,依據目前北京市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相關規定,經計算,小張60歲退休后每月領取的基礎養老金為1635.11元,需要16.56年完全領回企業和個人繳納的54.9萬元,此時他的年齡為77歲。而據統計,北京市民平均壽命已超過81歲。

據人社部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收入、支出和累計結余已分別達到1829億元、1150億元和2303億元。

“近年來每年的制度收入都大於支出,年增長率平均在20%—30%之間,延遲退休年齡的壓力似乎不是很大。但是,中國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僅為15年,還不到發達國家的一半。退休年齡平均比發達國家晚10余年。長期看,這個制度的財務風險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持續的。”鄭秉文指出,為了適應未來人口壽命預期的提高,增加多繳多得的激勵因素、鼓勵延遲退休並讓晚退休的人獲得實惠是改革的一個重要取向。

近日,北京市衛生局發布消息稱,2012年,北京市戶籍居民預期壽命為81.35歲,比2011年的81.12歲增加了0.23歲,與世界高收入國家水平齊平。假定小張達到平均壽命,他繳納的養老金不足以滿足其養老需求。由於人口平均壽命的不斷增加,如不延遲退休年齡,養老金支付面臨著“不可承受之重”。

“退休后收入比工作時還高的情況,說明了我們國家初次收入分配存在不合理的現象,所以才會‘倒挂’。如果一個社會退休后的收入更高,那人人都期盼著早退休了,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在鄭秉文看來,社會保障制度的過度與不足都不好,“過度的福利會阻礙社會的發展,比如歐洲一些陷入高福利“陷阱”的國家。但是如果對勞動力的保護與社會特質的需求相差很大,會直接影響人們的心理預期,影響消費者信心。”因此,他不主張加大養老金“殺富濟貧”式的再分配功能,而是要按照個人繳費的不同,體現“多繳多得,少繳少得”的原則。“一個好的養老制度預期,並不是說人人都盼望早退休。好的制度應該讓人們預期到制度的穩定性,從而獲得穩定的合理的保障,比如,晚退可以拿到較多的退休金,早退拿到的退休金少。”他補充道。

隨著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目前,各項養老保險參保達到7.9億人,13075萬城鄉老年居民按月領取養老金,但保障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專家建議,國家應適當提高基礎養老金,並相應提高參保對象補貼標准,使之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基本同步。同時,盡快實行省級統籌,做到“四統一”,即統一制度、統一標准、統一征收和統一管理,讓農民養老更有保障。

(責編:薛白、劉陽)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