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秘書長林建海日前在北京表示,全球經濟正面對四大挑戰,應對這些挑戰的策略是制定適當的匯率、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改革政策組合。
“全球經濟正面對四大挑戰。”林建海認為,第一重挑戰是,經濟復蘇緩慢、乏力、且在全球范圍內不均衡。從地區來看,新興市場經濟體表現良好。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在應對本輪危機方面的表現相當不錯。美國經濟正在復蘇之中,金融市場大為好轉,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可以達到1.7%,但面對財政問題,仍需繼續努力。歐洲和日本經濟任重而道遠。日本迄今匯率貶值已經達到20%左右,帶動了短期經濟復蘇,不過,該國仍面對較多的中長期問題。全球經濟面對的第二重挑戰,是各國都需面對的失業問題,這一問題在歐洲表現得尤為嚴重,而由於在危機中很多人自願退出就業大軍,因此造成失業數字經常出現低估現象。第三重挑戰是巨額的政府債務已經成為各國的負擔。由於在經濟危機中稅收收入減少和政府開支加大,目前,所有發達國家的政府債務佔G D P的比重已經超過了60%。第四重挑戰是,金融體系和銀行改革進展緩慢。
同時,林建海表示,應對這些挑戰的策略是制定適當的匯率、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改革的政策組合。而何時運用政策組合進行調整,調整速度快慢都十分關鍵。他還以英國為例,說明了同樣的政策,力度可以得到截然相反的效果。
在談到新興市場經濟體時,林建海表示,與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在應對本輪危機方面的表現相當不錯。自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增長的3/4得益於新興市場,其中僅中國就貢獻了約1/3。在國際貿易中,新興經濟體在全球所佔的比重也從25年前的15%左右上升到40%左右。
當前新興經濟體普遍面臨一些挑戰,如龐大和波動性的國際資本流動、快速的信貸擴張、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老齡化和財政支出增加等。他建議,新興經濟體應重建財政空間,防止危機發生,警惕通脹壓力,謹慎使用貨幣和匯率政策,加強金融部門發展的監管,堅定不移推進結構性改革和制度建設,以確保可持續和包容性增長,其中機構治理能力的建設非常重要。
對此,林建海表示,在全球經濟增速總體放緩背景下,中國經濟運行態勢令人滿意,中國政府的經濟改革是明智之舉。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總體表現為:經濟保持較快增長,通脹水平可控,國際收支略有盈余,國際儲備非常充裕,財政狀況較為平衡,這些情況令人滿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權重正在逐步從發達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7月24日的數據顯示,工業國家在基金中的份額下滑到54 .7%,而新興工業國和發展中國家的份額增至45 .3%。目前中國的份額為10 .1%。林建海表示,在份額問題上,已經有約70%的國家同意進行投票權配額的改變,未來中國的配額還可望提高。
- IMF秘書長說中國經濟改革是明智之舉
- 經濟學家談中國經濟:改革迫在眉睫
- 學者稱中國經濟減速容忍底線為7%
- 亞開行下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速至7.7%
- 歐美經濟學家仍看好中國經濟
- 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中國經濟增速調降至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