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從建設、服務、模式創新等多個方面加強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業內人士認為,養老服務業所涉及到的養老醫療、地產、服務甚至金融業都有望得到政策支持,從而開啟新的成長窗口。
養老業發展提速
當前我國已成為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達到近2億人,老齡化發展迅速。如何解決養老服務問題,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需求,“迫在眉睫”。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推動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角”,到2020年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覆蓋城鄉的多樣化養老服務體系。這意味著,未來幾年,我國養老服務相關產業將迎來蓬勃發展期。
會議提出,要加強養老服務能力建設。新建城區和新建居住(小)區要按標准同步建設養老服務設施,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小)區也要通過多種方式完善相關設施。重點發展居家養老。同時,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專業化養老機構,鼓勵境外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
會議同時提出,要切實加強農村養老服務。推動醫養融合發展,探索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新模式,促進養老服務與醫療、家政服務、保險、教育、健身、旅游等領域互動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提出的多項措施,將加快養老產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促進養老機構甚至養老地產、養老醫療、養老旅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鼓勵境外資本的進入,可以充分吸收國外養老服務業的先進管理手段和服務理念,促進相關產業服務水平的提高。
行業標准待統一
目前各地政府對於養老問題愈發重視,部分省市已出台養老設施專項規劃,規范行業發展,並從土地、財稅等政策上予以支持。
北京市出台的養老設施專項規劃要求,加強土地、稅收、融資政策和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對發展養老服務機構的支持力度。在新城規劃中,要求整合社區資源,建設更多適合老年人養老的場所。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養老行業發展較為分散,行業准入標准並不完備,缺乏有效的行業准入及退出機制,行業規范與監管也相對薄弱。因此,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需要逐步出台相關行業的准入標准,從而使養老各行業能夠健康有序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的推動下,養老行業已經顯示出“勃勃生機”。以養老地產為例,大型開發商已開始嘗試布局養老地產。據了解,目前,萬科、綠城、龍湖、復星、遠洋地產等開發商均已在養老地產領域爭奪市場份額。
就在國內養老市場風生水起之際,外資養老機構也紛紛拋來了“橄欖枝”。據悉,上海復星集團已經與峰堡投資集團合作開發星堡中環項目,建立綜合性養老社區。青島新華錦集團則聯手日本長樂株式會社,建設養老地產項目。
“與住宅類物業相比,養老設施是長期持有的經營性物業,回收期長,這對開發商造成了一定資金周轉壓力。”北京某房地產企業負責人表示,養老行業一直是低利潤回報的產業,這也是目前不少傳統地產商對這一產業仍在觀望、舉棋不定的原因之一。“未來應該提高政府的一次性建設資金支持,擴大政府投資補助范圍,並提高運營補貼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