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鼓勵到私立醫院就醫--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瑞典鼓勵到私立醫院就醫

本報駐瑞典記者  商  璐

2013年08月22日03:06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自1913年建立養老保障制度以來,社會福利政策走過整整100年。瑞典社會保障制度的覆蓋范圍觸及社會各階層的方方面面,醫療、失業、住、教育、養老、殘疾群體等各個項目均有補貼和公共服務。

  醫療保障是瑞典社會福利制度的重要板塊之一。根據1982年頒布的健康醫療服務法案,瑞典醫療制度的核心是確保全民平等地享有健康和護理服務。

  根據國家健康福利局福利制度評估部部長伊娃·萬琳提供的數據,瑞典政府2011年在醫療保障上的花費佔GDP的9.5%。無論是瑞典國民還是外籍人員,隻要持有瑞典四位數字人口號,便可享受公費醫療服務。個人承擔的費用大體隻有每次看醫生200到300瑞典克朗的挂號費,住院每天80瑞典克朗的服務費,一年內醫藥費超過900瑞典克朗的部分免費。

  然而,民眾對瑞典醫療的抱怨依然不少,比如急診室等待時間過長,救護車遲來致傷者死亡,預訂醫生尤其在夏季至少要等一個月,病床嚴重緊缺,老人在醫院裡死亡數日也沒有醫護人員發現等等。

  據伊娃·萬琳介紹,由於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口被容納到醫療保障體系,瑞典醫療人員短缺成為最大的難題。10年后,目前超過55歲的醫療人員都會退休,他們的人數將超過整體醫護人員的1/3。

  瑞典的醫療保障體系相較其他國家雖然優勢明顯,但從瑞典自身發展的角度看,其質量和效率均有待提高與完善。

  瑞典衛生與社會事務大臣葛然·哈格隆德說:“人口增長預示著醫療保障開銷將大幅提高。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在提高質量的同時節省花銷,這樣才能確保醫療保障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國家健康福利局2012年發布的《轉型中的瑞典醫療體系》報告指出,瑞典醫療的專業技術效率低下會帶來醫療質量問題,改革勢在必行。

  瑞典當地媒體《地方報》發表評論稱,自2010年來,瑞典開始鼓勵公民在公立和私立醫院之間選擇,因此最近幾年私立醫院有所發展。

  然而,瑞典從上到下過度分權的管理模式可以給私立醫院多少空間,私立醫院的增多是否就能帶來效率和質量,依舊是未知數。如果把鼓勵私立醫院運營作為改革的手段,很可能違反全民平等享受醫療服務的宗旨。或許明年選舉時,如何解決醫療服務的社會矛盾、如何鼓勵醫療就業,如何在公立和私立醫院間找到平衡點,會是各黨派需要解答的問題。

(責編:達昱岐、曹華)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