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三中全會公報解讀: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張勝軍

2013年11月14日15:14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統部署,強調“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這一新提法,既是對中國35年開放型經濟探索經驗的繼承與發展,也是改革開放在制度層面的具體化。

開放型經濟的主要特征是:要素、商品與服務在不同國家之間自由流動,從而實現全球范圍內的最優資源配置和最高經濟效率。作為開放型經濟體的國家必須盡可能充分地參加國際分工,同時在國際分工中發揮出本國經濟的比較優勢。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必須建立健全適合開放型經濟發展、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的組織機構和法律法規,涵蓋組織體制、程序體制、管理體制以及與之配套的法律法規等諸多方面。

改革開放35年的歷史,也是一部開放型經濟不斷成長、壯大、發展和完善的歷史。自十一屆三中全會啟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開放型經濟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推動階段。從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平等互利的經濟合作,到十三大繼續鞏固和發展已初步形成的“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發區──內地”的開放格局。開放范圍逐步由點到面覆蓋全國。

第二個階段:拓展階段。十四大提出“對外開放的地域要擴大,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開放的格局”,十五大要求“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發展開放型經濟”,十六大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和支持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對外投資,十七大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第三個階段:完善階段。十八大指出“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過去35年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可以概括為:由各級地方政府主導,以招商引資為中心,以開發區為載體,通過大規模引進外資形成龐大的生產制造能力和大進大出的循環格局,其核心和成功之處在於以低成本迎合了國際產業轉移的基本動因,同時解決了經濟起飛所需要的市場需求約束,讓中國經濟在較長時間獲得並保持高速發展。但是,由於中國的開放型經濟是基於政策支持而形成的,這同發達國家基於市場形成的開放經濟截然不同,在區域競爭、GDP偏好和政績驅動的背景下,很容易導致一哄而上粗放發展而不可持續。近年來產能嚴重過剩,至今39個行業有21個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就是具體表現之一。

歷史經驗表明,當發展中大國遭遇重大外部需求危機時,對難以為繼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修修補補是無濟於事的。因此必須推動開放型經濟的戰略創新,必須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必須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從政府主導不計成本的開放模式轉向以企業為主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機制的開放模式。主要由企業基於市場形勢和自身競爭力決策選擇出口進口,主要由市場按照需求和價格自發調節。既然選擇了市場經濟體制,就要相信市場的配置功能,讓市場充分發揮作用,不要輕易地去干預市場,政府的主要職責是維護市場功能和秩序。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必須完善開放型經濟的制度建設。在規范的市場經濟體系中,政府主要是規則的執行者和秩序的維護者。必須減少政策性調控,強化制度性調控。這就要求從體制層面提供強大的保障,對於阻礙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要及時修訂,並在較長時間內保持穩定﹔另一方面,在機構設置和政府職能發揮上,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

(責編:夏曉倫、劉然)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