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2013環球企業領袖寧夏圓桌會議”嘉賓熱議三中全會

2013年11月15日13:21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銀川11月15日電 (記者 李彤)由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環球時報》社聯合主辦的“2013環球企業領袖寧夏圓桌會議”14日在銀川召開。會議期間,十八屆三中全會透露哪些改革信息、與以往改革有何不同成為嘉賓關注的焦點。其中,農民財產權利、國企改革等話題受關注度較高。

三中全會公告圍繞“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政府職能、城鎮化健康發展、民主政治、文化強國、生態文明”等多個方面,闡釋了下一輪中國改革的亮點和創新措施。

2013環球企業領袖寧夏圓桌會議在銀川召開(人民網記者 李彤攝)

其中,“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表述引發嘉賓共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對人民網記者表示,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到“決定性作用”,凸顯了中央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的決心,預計未來經濟體制改革將有一系列新舉措。此外,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意在切實推進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有利於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SK集團中國區副總裁劉智平表示,在華外資企業高度關注三中全會信息,希望從中獲得穩定的發展預期,增強信心。公報中“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的闡述,對外資企業是一個積極信號。

三中全會上,對於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達成廣泛共識。記者梳理發現,新一屆政府成立以來取消和下放了200余項行政審批事項。經濟學人集團中國首席代表許思濤對未來轉變政府職能的改革趨勢持樂觀態度。他說,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重要的是規范政府職能,不該管的堅決不管,該管的要堅決管好,將工作重點轉到為市場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上來。

“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在三中全會上被進一步明確。魏建國表示,這主要涉及土地問題,包括宅基地等,這是農民最大的資產。目前我國土地要素市場不完善,限制農民土地流轉、置換、抵押等權利。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能夠提高農民生活水平,讓他們帶著土地財產權利進城。“可預見得是,城鎮化將是中國經濟二次騰飛的平台,未來的改革會更加系統和扎實,戶籍改革等領域將會加速推進,以中心城市為主帶動周邊城市群建設或成一種趨勢。”他說。

國企改革怎麼改、主次是什麼,一直備受關注。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表示,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意味著“國進民退”的可能性不大,公平、透明更是改變了國企以往的競爭環境。但對國企比例進行壓縮,目前看並不現實。未來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與、激發非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將共同發展。

寧夏作為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在下一步系列改革中能獲得哪些發展契機,引發參會嘉賓討論。“這幾天我們一直在學習三中全會精神。”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王和山表示,全會針對改革提出了許多新觀點,寧夏作為欠發達的省份,更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落實好三中全會精神,對於寧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魏建國表示,三中全會以后,對於中西部地區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首先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已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工作的重點,東部地區一些產業,如加工貿易將會向中西部轉移,中西部地區要抓住這個機遇。其次,三中全會提出“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這是一個積極信號,如果延邊地區將地緣優勢轉變為市場優勢、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品優勢,將帶動周邊國家貿易,給自身發展帶來更大空間。第三,要給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平等的發展條件,包括機會平等、權利平等和規則平等,如果在財稅、金融、進出口等方面給予更多有利政策,中西部地區未來發展大有希望。

(責編:夏曉倫、劉然)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