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2013動畫市場觀察:國產動畫以量取勝 預計票房15億

2013年11月20日09:44    來源:中國經濟網綜合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2013動畫市場觀察:國產動畫以量取勝 預計票房15億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0日訊(記者 劉晨)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0日訊(記者 劉晨)有媒體報道,2013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109億,而已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隻佔到了票房的3.7%。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截止到11月20日,2013年國內共上映26部動畫電影,其中21部國產電影,5部為進口電影,預計2013年度動畫票房達15億元。與國產電影中其他類別的電影繁榮市場相比,國產動畫電影市場卻很冷清。近兩年國產動畫票房增幅明顯提升,受政策保護,市場空間潛力巨大,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國產動畫電影目前隻能以量取勝,品牌價值問題凸顯,“高產低質”的國產動畫片問題到底出在哪兒?難道如此的繁榮只是一種“虛胖”嗎?

圖片來源:藝恩咨詢

  動畫電影發展落后整體市場 票房增長仍未穩定

  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會長楊步亭透露,2012年內地電影票房總額達到171.73億,動畫電影票房13.5億,市場份額不足8%,其中國產動畫電影20部,票房4億左右,進口動畫電影12部,票房則達到9.6億。而在這20部國產動畫電影中,僅《喜羊羊與灰太狼4》的票房過億,達到1.58億元,其余在5000萬以上的隻有《大鬧天宮》和《麥兜當當伴我心》兩部。3D動畫電影《賽爾號大電影3戰神聯盟》截至7月22日上映10天,票房接近6000萬元,超越《魁拔2》《大鬧天宮》等片,創造國產3D動畫電影票房新紀錄。《賽爾號3》首周三天票房3200萬元

  今年以來,國產動畫電影接連發力,上半年上映的國產動畫片票房已追平去年全年的成績。其中,僅六一兒童節前后上映的《潛艇總動員3》《魁拔2》《辛巴達歷險記2013》3部國產動畫電影3天的票房就超過了6000萬元,觀影人次超過200萬。而在整個暑期檔,全國城市主流院線又將迎來國產動畫電影上映高峰,《秦時明月》《我是狼》《終極大冒險》《昆塔》等10部國產動畫電影將陸續與觀眾見面。一方面,國產動畫電影發展勢頭迅猛,另一方面,較美、日等動漫發達國家,我國動畫電影產業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在創意、內容、文化內涵、營銷能力、品牌影響力、產業鏈等諸多方面存在不小差距,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可以說,實現國產動畫電影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效益轉化的任務尤為緊迫。

  “6.1檔”國產動畫片排片票房對比

排片率:影院根據自身盈利目的,安排電影節目放映的時間及場次。

  5月31日三部國產動畫上映當日,《潛艇總動員3》排片率達到11.76%,《魁拔2》8.17%,《辛巴達歷險記2013》7.76%,而《瘋狂原始人》則為5.14%。當天下來,《潛艇總動員3》收獲票房608萬,《辛巴達歷險記2013》票房350萬,《魁拔2》350萬,而《瘋狂原始人》則收獲票房411萬。

  6月1日國際兒童節,《潛艇總動員3》排片率達到17.62%,《辛巴達歷險記2013》、《魁拔2》的排片也大幅上升到13.36%和10.54%,《瘋狂原始人》也相應升至7.71%。而當日票房總體也比前一天上升140%,單日票房達到1.44億。其中《潛艇總動員3》和《辛巴達歷險記2013》分別達到2790萬和2070萬,《魁拔2》也收獲了970萬的不俗票房。其中,深圳智造的《潛3》還刷新了原創動漫的單日票房紀錄。

  中外各佔半壁江山 國產動畫以量取勝

票房統計截止至2013年11月20日

  從總票房和首周票房的對比圖可以得知,中國的動畫電影與國外的動畫電影從票房上看差距不是一星半點的。看看這些國產動畫電影能讓人記住片名的也就隻有那麼一兩篇。而有些國產動畫電影的總票房還不及一部國外動畫電影的首周票房。從動畫題材的選擇、制作和營銷上來看,中國國產動畫電影的路還很長。中國高居世界首位的動畫產量,卻並不是一個動漫大國。中國的動漫迷們並不喜愛中國本土的動畫,這就與我國動漫產業卻正在“蓬勃發展形成了鮮明對比。

圖片來源:藝恩咨詢

圖片來源:藝恩咨詢

  2013年上半年國產動畫票房份額為48%,同比增長2%,佔比份額目前在逐步提升。2011年高達80%的進口動畫票房份額主要源於《功夫熊貓2》高達6億的票房貢獻。但近兩年國產與進口動畫基本平分總票房,進口動畫仍略佔優勢。從趨勢上看,國產和進口仍會進行份額拉鋸戰。進口單片票房則明顯受一兩部單片質量的影響,會出現異常高值,但近年來長期處於高位仍反映了好萊塢成熟的動畫制作能力。

  國產電影躋身千萬級 系列電影品牌價值凸顯

  截止8月21日,2013年動畫電影共有12部動畫電影票房達到千萬元,國產電影佔10部,同比2012年增加1部。而從2012-2013年1-8月國產動畫電影票房top5來看,前五強准入門檻提高由3000萬提高至5000萬,單片票房增長7.9%。系列電影的“冒出”凸顯了品牌打造的價值和潛力,成為國產動畫電影的中堅力量。相比2012年,2013年1-8月top5全部為系列電影:榜首仍為“喜羊羊”,其憑借前作積累下的品牌知名度和觀眾基礎,票房強勢破億﹔《賽爾號大電影3》相較前作有較大的增長率,排名躍居第二位﹔“灰太狼”真人電影票房與去年持平,穩定前3﹔新增的“洛克王國”品牌,上升勢頭明顯﹔《潛艇總動員3》由去年同期第8前進至第5,預計國產動畫市場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新加入者,以系列電影的方式發展,用品牌爭奪票房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暑期檔的動畫當中,《開心超人》的發行方為小馬奔騰,《賽爾號3》的發行方為光線傳媒,不難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主流發行公司開始關注動畫影片,這也說明國產動畫電影已成為企業看重的盈利項目。對此,上海聯和院線副總經理吳鶴滬認為是好事,“就動畫影片而言,這些有經驗的發行公司也可以幫助國產動畫在市場上有更好的收益。動畫公司往往缺乏對市場的了解和掌控力,這正是電影發行公司的強項,兩者結合可以進一步鞏固國產動畫的市場地位。”

  中國動畫高產低質 為何?

  中國動畫學會和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聯合制作的《2013中國動畫產業年度發展輯要》顯示:目前全國直接從事動畫片生產制作的制作機構約300家,從業人員約15萬,自2005年至今,國產動畫發展專項資金已向約300個項目發放了8000萬元扶持資金。“在整個文化產業體系中,隻有動畫獲得了這麼大力度的政府扶持。”北京大學動漫游戲研究中心主任鄧麗麗說。

  這些人力和財力助推產生的結果,是從產量上看,中國早已是不折不扣的世界動畫第一大國。2011年,中國制作完成的電視動畫片產量高達26萬分鐘,遠遠高於第二名日本的9萬分鐘。中國的動畫播出平台同樣規模宏大,以央視少兒頻道、北京卡酷、上海炫動、江蘇優漫、湖南金鷹、廣東嘉佳等六個上星的動畫頻道領頭,加上32個省市的地面少兒頻道和部分綜合性頻道的動畫時段,2012年播出動畫片的總時長為11.7萬小時。

  既然電視台這條路走不通,因為電影市場票房屢創新高,越來越多的原創動畫人看准了動畫電影這個產品。“先別管院線願意不願意排片,這個市場至少比電台市場更符合經濟規律,更市場化。”原創動畫人皮三說。這就造成了2013年有21部國產動畫電影上映的盛況。

  中國動畫行業的數據實際則潛藏風險

  絕大多數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都在千萬級徘徊,《喜羊羊》的票房算是例外,但即便如此,它也沒法跟進口動畫片的成績比——美國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的一部《冰河世紀4》就在中國市場斬獲4.5億元,超過當年國產動畫全年票房總和。但是換一個角度看,起步低意味著進步空間大。“未來五年之內,肯定會出現單片票房超過十億元的動畫電影,”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說,他計劃投資推出《巴啦啦小魔仙2》等一系列國產動畫電影。

  這種樂觀態度應該代表了大部分原創動畫人的期待。因此,2013年,《潛艇總動員3》、《我愛灰太狼》、《魁拔2:大戰元泱界》、《昆塔:盒子總動員》、《賽爾號大電影3:戰神聯盟》……更多的國產動畫電影輪番上映,投身這一領域的本土動畫企業已有近百家。

  但是,反對之聲也是存在的。鄧麗麗認為,中國動畫行業的數據實際則潛藏風險:“一味追求產量和規模,隻能犧牲精品和降低審美標准。”也有動畫人預測2014年將是國產動畫片電影的“滑鐵盧”。“就我所知,2014年上馬的動畫電影就已經超過了20部,實際數字肯定大大高於這一數字,這麼多片子擠在一起爭奪一個尚未成熟的市場,最后大家可能全都血本無歸,再次跌入低谷。”

  業內建議打造動畫品牌

  業內人士的建議,一是希望國產的動畫電影首先應該是講好故事,不會講故事是目前中國本土動畫電影普通存在的一個短版,中國動畫電影的故事缺乏精神力量,少有創新。從制作水平來看,出色的國產動畫的短片不少,可是這個故事一長主線就跑偏了,編劇就把這個故事講的支離破碎的。就是說我們中國人不善於用夸張的動作和表情來傳達,更善於用內心傳達,對動畫片來說這種表達方式恰恰是種弱項,動畫片最需要的是動作和形象。

  另外中國的動畫電影其實需要各種的積累,需要給用戶的一定認知度之后才可以上映,就拿喜羊羊來舉個例子,他實際上是先從電視動畫開始的,然后形成了動畫電影,這樣才會有票房號召力。因為中國用戶的習慣就是這樣的,所以建議應該先注重打造動畫品牌的形象。

  此外還應該著力培養各年齡層的觀眾對動畫片的認可度,也可以推出適合不同年齡層次的優秀作品,並暢通通過這種網絡移動終端等這些觀看的渠道使整個產業產值得以提高。

圖片來源:藝恩咨詢

  結語:中國的動畫產業的確不像表面上那麼的繁花似錦,所謂的“生存壓力”和“優勝劣汰”讓這個行業鮮有精品。上世紀,在資金不那麼充盈的情況下,中國的動畫產業在世界的舞台上有了自己的話語權﹔但現如今,國家大力支持動畫產業的今天,“繁華”的盛景之下卻掩不住各種的怪相橫生。“高產低質”的動畫片,到底燒了多少不該燒的錢?

  相關鏈接:

  文化輿情第009期 童話改編劇多是賠錢貨 金礦何處尋

  文化輿情第018期 <魁拔2>首周末票房破2千萬 國產動畫影片路在何方?

  文化輿情第023期 "兒影廠僅剩一人"系不實報道 兒童電影出路在哪?

  文化輿情第027期 "日在華動漫因盜版年損失2300億"消息不實 版權前途何在?

  文化輿情第037期 "火焰山"假火燒了誰 莫讓奇葩事件擾亂動漫市場

  文化輿情第047期 高產低質的國產動畫在燒誰的錢 ?

  文化輿情第050期 美院畢業動畫作品頻曝"抄襲門" 動漫原創何處尋?

  文化輿情第052期 宮崎駿宣布退休 中國動畫何時能出大師?

  文化輿情第054期 奧飛動漫5億牽走"喜羊羊" "千裡馬"終遇"伯樂"?

  文化輿情第056期 “喜羊羊”遇上了《新聞聯播》

  文化輿情第060期 悲劇引思考:漁夫動漫老板之死看行業出路

(來源:中國經濟網綜合)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